<!--go-->
王世贞嘴上说着“仗义死节”或“士可杀不可辱”之类的豪言壮语,但身体很诚实。
被王世懋恳切的劝了几句后,王世贞只能转进。其实,冯保在掰弯王世贞之前,已经把他的历史查了个底儿掉。
王世贞在文坛的发迹和他个人文艺理论的成型,固然有天才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踩在老前辈的肩膀上”。他年轻的时候,先加入了李先芳等人在京师建立的“刑部诗社”,从中汲取了复古的观念和营养。
按冯保调查,是李先芳和李攀龙等人先结社,后来把王世贞引进门。这个高举复古大旗,最后影响了全大明的文学社团,核心成员始终六人,领导权之争先后在李先芳、李攀龙和王世贞之间展开,而王世贞最终取胜。
王世贞入社之后,先联合李攀龙排挤了李先芳。李先芳属于没享受胜利果实就离队的老鸟,为人也比较豁达,最后回老家修家乡志去了。
排挤走李先芳后,王世贞提议以李攀龙为首,六个核心成员结成正式的复古诗社,并制定了社团纪律,其中有慎重选择成员,不允许成员加入别的诗社,必须保持对本诗社的忠诚等条款——已经有了后世党团的雏形。
诗社成立后,对内“刻厉相责课,务在绝他游好,一意行其说”,对外由王世贞出钱,终日交游招妓,以狂士自居,大肆炒作。
具体炒作手段有:自寻当时的大画家李某作“六子图”,以“子”自称,打造“狂人”人设;然后,六人之间互相写诗作文吹捧,出《六子集》等猛刷声望。
出《六子集》的时候,社里的老诗人谢榛不干了。他成名很早,在当时诗坛已经属于顶尖的人物,没有炒作需求,就不愿意和他们诗词唱和互相吹捧,最后也被王世贞和李攀龙联合排挤脱离诗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