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上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似乎谁与政府作对,与时代唱反调,谁似乎就是“英雄”。尤其是近一两年网络上呈现的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好像谁骂执政党、骂官员、骂跟共产党走得近的人和事,谁就是救世主。那些传谣言起劲、无端攻击他人者仿佛成了正义与道德的“主宰者”。他们的不分青红皂白、颠倒是非的行径,一度让善良的人们分不清是非真假。在文学界也有类似的现象:那些打着所谓的“批判”幌子的、以一饰面地在挖空心思丑化共产党形象、丑化执政者、丑化民族形象、丑化当代人民的作品,似乎异常吃香,“评论家”和“媒记”们纷纷为之喝彩,捧到天上。相反,谁要是正面讴歌党、讴歌改革开放、讴歌人民群众,却被明里暗里贴上“广告”和“吹鼓手”的标签,即使再好的作品也会被挤出“评论视线”。许多年轻作家和网络写作新手,由此以为这就是今日之中国的文学大趋势,便跟着模仿,频频炮制那些低级、粗糙的“擦边球”作品。于是乎在公众的阅读感觉中,中国当代文学怎么会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而难见几部提气、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作品?我想这样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文学界和广大作家应当有所反思和清醒。
其实在文学界对作品内容评价和考量时,常常有一把尺子在一些评论家的心头放着,这就是所谓的“批判”的还是“歌颂”的。照理,我们的文艺路线和文艺方针早已再清楚不过地一次次告诉广大作家要写那些能点亮民族奋进精神、燃烧民众进步激情的作品,客观而生动地表现时代进步和人民群众所呈现的精神风貌。然而在真实的文学现实里,许多写时代进步、写民族精神、写人民风貌、写共产党正面形象作品的作家,其实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因为写这类作品,时不时、冷不防地被人嘲讽“又是主旋律”、“宣传广告”,作品即使再有社会正面影响力,甚至无数次感动了亿万人民,最后你最多也只能落个暂时的“好作品”。过不了几天,当“评论家”们再度进行总结和论述时,这样的作品便会被早早地打入了文学冷宫。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圈内”认可的丑化现实、丑化时代、丑化人民和执政者形象的作品,便成为一些人久念不烦的“经典”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