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汉民南迁与河北藩镇的“胡化”:“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委尘泥……

——〔唐〕杜甫《无家别》

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是李唐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诗圣”杜甫曾作“忆昔”诗回忆当时的盛况,这些描述也成为后世人心目中的“盛唐景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但是,无论如何,维系一个幅员辽阔,民族构成复杂的宏大帝国,始终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开元之后的天宝末年,唐明皇宠信的蕃将安禄山与史思明突然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千千万万无辜平民的又一场大劫难。与“安史之乱”前的盛况相比,“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内可谓支离破碎,风光不再。然而,想要了解“安史之乱”的真正起因,离不开民族大迁徙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唐玄宗像

唐朝初年置营州都护府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控制与震慑东北缘边地区的契丹与奚两族(时称“两蕃”)。武则天在位时,“两蕃”反抗唐朝统治,迫使营州内迁到幽州渔阳(今北京市)。唐玄宗即位后,契丹与奚族归降,营州又迁回柳城。安禄山与史思明,这两大叛军主帅,无疑是唐朝最臭名昭著的蕃将了,具有极其相近的民族文化背景与生活阅历。作为内迁民族的后裔,他们均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熟悉各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蓄谋叛乱之时,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扩充实力。如为了增加军事实力,安禄山特别注重收揽各族将士,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如他豢养各族壮士八千人为其义子,恩威并施,手下精兵,天下无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