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的南书房为饱读诗书、学问很高的翰林所入值,他们不参与政务,只是皇帝的学术顾问。陪皇上读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伴读的时候你得垂手站立,时间一长会把十个手指头都站到肿,这叫“立得手痛”。此外还要替皇上抄书,抄的时候两腿弯着,结束的时候都酸痛到站不起来,这叫“写得脚痛”。
这么辛苦,收入却很少,所以咸丰很体恤这些人。据说他有一次经过南书房,看到一位入值翰林穿着很寒酸,第二天便送给他一件貂褂。
后来此君奉旨外放云南做学政,也就是主持或参与云南的科举考试。能出京做主考或学政,对于苦哈哈的翰林们来说,不啻一项肥差,主要是能收到一笔可观的“贽敬银”。
“贽敬银”是考生按贫富,多多少少凑份子送给考官的辛苦费,这不算灰色收入,在当时是光明正大的。只是每个省的经济情况不同,“贽敬银”有时相差会很悬殊。比如,在江南那些富裕的大省,期满后可得三四万两银子,再次一些的,可得万两,最苦的是云南、广西、贵州这些地方,只有区区几百两。
显然,这趟差使对改善穷翰林的经济状况助益不大,咸丰觉得很过意不去。你说在北京穷一点也罢了,难得下一次基层,又是那么一个没多大油水的省份,怎么着也应该意思一下,于是在翰林从云南期满回京后,咸丰便特意让他兼代顺天府丞。
顺天府是京城最高行政机关,掌握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刑名钱谷,府丞为顺天府的二把手。咸丰召见这位翰林时就明着告诉对方:“你以后的收入会高一些,聊以补偿你在云南的清苦吧。”
咸丰的自我要求是一定要全面超越道光,从个人修身到待人接物,再到治国理政,他都希望能比自己的父亲做得更好。每天堆成山的几万字奏折,他都要一一阅读、研究和批办。这期间,连军机大臣都插不上手,他就一个字“干”,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个工作狂才有的特质,如果评他是帝国第一劳模,也一点都不过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