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七章 非重用汉人不可 你这封信怎么写呢

热门小说推荐

早在湘军组织安庆战役时,朝廷就曾令湘军出兵江浙,胡林翼也有派李元度率部出杭州入浙的设想,只是当时上游尚未廓清,湘军的兵力有限,总的出兵条件尚不成熟。

此后曾国藩扎营祁门,与浙江巡抚王有龄、广西提督张玉良建立了联系。王有龄和其前任罗遵殿一样,官声不错,是个清官,但他和何桂清关系密切,且已俨然结成派系。

罗遵殿任浙江巡抚时,何桂清任两江总督,王有龄任江苏藩司,何桂清、王有龄计划撵罗遵殿下台,由王有龄接任其职。李秀成围攻杭州正好给他们造成了这一契机,张玉良军从苏州出发,赶到杭州最多不过三日行程,正常情况下,在李秀成攻克杭州城的前一天,张军就可以抵达杭州,但由于何、王的有意阻滞,张军救援迟缓,直接导致了罗遵殿城破自杀。

罗遵殿自杀后,王有龄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浙江巡抚一职。两人犹不罢休,又在罗遵殿的恤典问题上大做文章,唆使御史奏劾罗遵殿在守杭州时“一筹莫展,贻误生民”,朝廷不知真相,竟然依言撤销了罗遵殿的恤典。曾国藩、胡林翼耳目众多,对此了然于心,悲愤莫名的同时,也对何、王的为人极为不屑。

作为新任浙江巡抚,王有龄同样面临着遭到太平军进攻的威胁,李世贤一边在皖南与湘军作战,一边也没忘记经营浙江。王有龄是个文官,文不知兵,同时驻守浙江各州县的八旗与绿营在战斗力上又都较弱,于是他便派使节赴祁门请援,希望曾国藩能够出兵增援。

从大局着想,曾国藩不会完全无视王有龄的求援,前提是王有龄必须提供足够的军饷,这样曾国藩才能派员回湘招募更多的兵勇。浙江乃富庶之省,原为江南大营的饷源基地,拿出军饷本来是应该做也能够做到的,但王有龄可能是仍被派系斗争的思想所左右,既要湘军为他出力拼命,又不想因而壮大湘军实力,他派出的使节竟然自始至终都不肯提及饷银。

那个时候湘军在皖南处境极其艰难,连曾国藩都数次遇险,王有龄再持这种态度,就等于自己把求援的大门给关死了。曾国藩拒绝派援的理由虽然简单,却也令浙江方面无话可驳:湘军目前尚未能够全部集中,援浙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面求援失败,王有龄没有在认真检讨自己的基础上,与曾国藩重新进行磋商,反而祭起派系斗争的一套,挖起了对方的墙脚。他之前就曾上奏朝廷,要求将李元度交由他差遣委用,并实保李元度为浙江温处道道员,虽然未能完全达到目的,但还是产生了一些效果。徽州城破后,李元度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到祁门大营报到,就是因为他选择了向浙江败窜,倾向王有龄的迹象已很明显。

接着,李元度和曾国藩闹翻,愤然离营回乡。王有龄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又进一步拉拢李元度,他与杭州将军瑞昌联名上奏,请求朝廷撤销对李元度的处分,并升任其为浙江布政使。李元度急于摆脱自身的不利处境,遂就势改换门庭,他回湘募集了八千湘勇,取名“安越军”,之后即应邀入浙。

然而事实证明,李元度确实不是合格将才,“带勇非其所长”。李秀成大军自湖北退入江西,李元度率安越军一路追踪其后,但只是虚报胜仗而已,安越军相继收复的全都是太平军弃守的城池。直到李秀成进逼杭州,该部还被阻遏于浙江龙游一带,而不能前进半步,曾国藩因此参劾李元度,在奏疏中指责他“前既负臣(指曾国藩自己),后又负王有龄,法有难宽,情亦难恕”。

王有龄懊悔莫及,他转而奏请由左宗棠督办浙省军务,后又保荐左宗棠接任其巡抚一职。在保荐折子中,他甚至还赌咒发誓自己这么做完全是出于真心实意:“倘有虚言,有如此日。”可惜他醒悟得太晚了,杭州已被太平军紧紧包围。

得知杭州被围,张玉良自浙江上游来援,但上一轮的江南大败已令他的部队战斗力尽失,打仗的时候官兵都不肯用命,张玉良没办法,只好亲自冲到一线督战,结果中炮阵亡。

在援兵败退后,杭州城外的交通线被全部切断,所有粮道也尽为攻城部队所阻。杭州被困整整两个月,粮秣无继,陷入了绝境。

王有龄与师爷商量,能否写信给李秀成,放杭州军民一条生路。师爷说,你这封信怎么写呢,说人家不好,更令大家受害;说人家好,皇上会饶了你吗?

王有龄无言以对,捶胸而叹:“不必写信了,杭州城终究是保不住了。”他准备坐在大堂上,看看李秀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再一死了之。师爷则提醒他,说如果李秀成来了,能不能死,怎么死,就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了。

等太平军攻入杭州外城,李秀成亲自骑马冲入巡抚官署,发现王有龄已在后花园自缢而亡。外城既克,瑞昌率旗兵退入内城作殊死战,满人聚居区的男女老少也都投入战斗,只是上一次守城成功的运气未能再次降临,最后瑞昌自杀,内城亦告陷落。

杭城既下,李秀成将浙江留给李世贤主持和打理,自率大军返回苏州。至此,太平军在江浙复放异彩,他们所横扫过的区域,清军或不加抵抗便望风而逃,或毫无组织地作困兽之斗,根本抵挡不住对方的攻势。

正是这种严峻形势下,朝廷根据曾国藩的奏请和保荐,决定由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三个月后,又委任他为浙江巡抚,命其率部杀入浙江。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