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经过培训的盲人,能利用听力解读回声信息,判断物体与自身的距离、物体本身的大小甚至密度等等,从而在脑内形成大致的物像,辅助自己的行走坐卧。
但培训本身就具有相当的难度,既吃努力又吃时间,有时还对参与者的经济能力有不低的要求。即便这些条件都能达成,真正能做到的盲人也少之又少。
其根本问题在于人脑。尽管人的大脑非常强大,有着庞大且复杂的运算力,但极少甚至没有人能完全发挥出大脑的能力。人们没办法说清楚出现在脑内的声音、图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只是自然而然地就回想起了一段旋律、一段画面。
这种类似于“本能”的处理方式,与智能计算机“知全貌,所以运行”的运算法则并不相同。它充满随机性,无法完美复刻,无法总结因果关系与经验教训,也就不能梳理成系统的学问和方法,留待后人学习模仿。
所以那些掌握了脑内成像技巧的盲人很难将经验传授下来,视力正常的研究者就更难体会到依靠其他感官的反馈信息进行视觉处理是怎样的感受。
样本不足,研究进展缓慢,成果无明显突破,资方对于相关仪器的生产意愿较低……种种原因使得市面上最常见的盲人辅助工具/生物依然是盲杖和导盲犬,其意义所在以“导向”、“回避障碍”为主,对于“能不能看见”提供的帮助很少。
这是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的妥协。
而现在,情况有了一丝转机。
拥有回声定位、脑内成像能力的秦雨桥,并非客观意义上的盲人。
她自己就可以成为对照组,收集数据,总结经验,甚至……整理出更精简便捷的算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