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喂,小张,数学国际研发中心那边宁院士说有重要消息发布,希望新传社这边配合着来采访一下,你安排一下,已经约好了,早上十点就待人过去。”
“啊?去拍宁院士?”
“不是宁院士,说是安排了一个宁院士旳学生专门接受采访,反正十点过去就行了。对了,记得带上小文。”
“小文?屈教授,新传社好像没有姓文的啊?”
“没有姓文的?不是吧,宁院士专门交代了,今天只接受文以沫的专访?不是你们新传社的?”
“文以沫?我都不认识啊。”
“我想想,对对对,好像宁院士说了,是传播专业大二的,你赶紧去联系一下。有课的话,就帮着请下假,这个事情得办好,人家专门交代了,除了小文,不接受别人的采访。”
“好的,我这就去找找。”
……
“在讲今天这章之前,也就是传播与公权力这章前,我们首先要提到一个人物,他就是美国二十世纪一位很伟大的报业人——李普曼。他在1922年出版的《民意》中认为,对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环境和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李普曼认为普通人往往会对现实的认识越来越间接,绝大多数普通人自认为是真实的东西,不过是利益群体利用大众媒体制造出的虚假环境。此外,由于普通人注意力、时间跟社会圈子有限,他们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跟能力越过大众媒介去直接接触这个世界。”
“即使有人同时具备上述条件,但往往也会因为人们会用头脑中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去定义他并不了解的外界事物,依然无法获得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印象。了解了这些,大家是不是发现,这跟我们前文讲到的传播六种话语之传播是控制相对应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对这种说法来思考传播学的话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