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明时的北京城,占地数千顷,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二环区域面积。
但这只是内城。
从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迁都北京,并大肆修建宫殿,初期历时三年,将北京城修建成为了与南京形制相当的布局。
同时向外城地界延展。
到了明正统年间,外城就逐渐有了大量的瓮城和箭楼......此番工程又耗费了四年,代表着北京城的轮廓逐渐成形。
后又至嘉靖。
由于北方蒙古的军事进犯,威胁到北京城的安全,又再次往城外加筑外郭城墙,以加强城防。
但限于当时财力,这道外郭城墙只修筑了南面数公里,就从东西两端折而向北和旧城城墙相接,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凸”字形轮廓。
这个格局已经显得极为庞大,并一直保持到后世。
并且很明显的情况是,北京城在大明历史上的数次扩建,都是把城墙向南移动。
造成这种趋向的原因是,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居民的结集地,商肆、旅邸栉比鳞次,人口异常稠密。
再加上通向南方的陆路交通,以及通惠河漕运重新开通后码头也汇集在前三门外,使这一带格外繁华。
同时也把最重要的礼制建筑天坛、山川坛等一并围入。
这样的都城,可以说是中原大地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城市。
以至于历史上的满清进京,根本就不用再修建,直接使用,只是在康熙年间才开始逐渐添加一些箭楼防御。
再看当下整个北京城,除了设置二县外,还有与二县地位相当的五城兵马司。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市政机构,主要负责京师各项事务的官吏。
但是现在的京城五城兵马司,早就已经凉凉了,从崇祯初年开始,就逐渐腐坏,到了最后几年,更是直接崩坏,除了收钱,就没有任何职能效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