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宣府大同一带。
年末时节的大明北境已经很冷了,但是比起往年的情况,今年还算好一点——
因为皇帝下令,给戍守国门的士卒分发了新的棉衣!
在大明的卫所制度下,很多方面的支出,是需要当地卫所自己出的。
因为卫所士兵是“半兵半屯”的,卫所本身是有收入的,所以节俭的太祖高皇帝也很少给他们发工资。
你家里有田地,怎么能再问朝廷要钱呢?!
基于明初这种制度,朱太祖曾经非常骄傲的喊出,“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
当然,历史发展到现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军队模式也遭到了破坏。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保持原来的模样,一心一意的按照朱太祖定下的规矩走。
特别是随着卫所制度的崩坏,士兵手里的田地要么被上官和当地豪强占领,要么就是因为繁衍后代过多,被分割的一点不剩。
于是戍边士卒的生活水平也跟着降低,还得时时盯着对面的恶邻居,生怕他又跑过来,抢夺自己手里面本就不多的口粮。
越靠近边境,这种担忧的心态更明显。
而对此前的宣府大同等地来说,这种问题是不明显的。
因为出了他们这儿往北,大明还有很多地盘和卫所,蒙古人的弓箭无法直接射到家门口。
可由于宣德时期实行了战略收缩策略,废掉了不少更北边的卫所,让大同等地慢慢的成为了边关。
所以等到正统十四年,大同的士卒们可以见识到“叫门天子”的绝代风华。
景泰初年,边疆士卒的待遇也不太行。
因为穷,一直没有改变过。
好在今年财政困境稍微缓解,商税给国库氪了一大笔金,朱见济在玻璃产量有些提高后,也的确给徐永宁补全了体面,给了南京三家权贵的代理权,顺便让他们狠狠出了笔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