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5章:太学生下乡日志(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但作为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生产力”对于现实里的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法直接看到的,顶多在用到一种新工具的时候,会恍然发觉“这玩意儿真好用”,而不会深刻理解到其作用。

能够承载“生产力”的,是工业和农业。

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吃饭和使用工具,所以工农,是发展的基础。

至于以太学为代表的,授人诗书礼义等等知识的教育行业,却要在更上面一点,属于发展的第二序列。

所以就算有臣子腹诽不已,觉得皇帝过于关注工匠农夫,朱见济也没搭理对方,仍旧我行我素,向着工科院和农科院倾斜了大量的资源。

现在不着急打仗了,不安心发展生产咋办?

而在大明朝前所未有的君主集权之下,朱见济的个人倾向是可以影响很多事情的。

不管是不是企图讨好领导走捷径,这几年里加入工农两院的人的确不少,也弄出来了一些成果和人才。

不过虽然有了皇帝的鼎力支持,两院的师生们也难免混的灰头土脸。

因为他们的实践课太多了。

如果说太学是以文化科目为主,偶尔动手实验调剂一下,那两院就是完全相反。

即便朱见济用后发优势,把后世的初中基础科学内容搬运到了大明朝,可那也只有理论。

什么材料、验证,都需要两院师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做实验的条件还需要他们去努力创造。

一些像显微镜和铜铁氧化物的玩意儿还能折腾出来,但再想往元素周期表上摸索就难了。

毕竟老朱家还没繁衍到后面的世代。

理论学的再好,没有实际的东西,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所以到现在为止,两院师生还处在“半工半读”状态,一边辛苦吸收朱见济给他们编撰出来的教材,一边抠着头皮在身边寻找和教材内容相对应的东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