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2章这点猫腻朕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用求贤若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他的所有新政,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只要是人才,他来者不拒,什么科举不科举,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人才!

离开村子后,崇祯一路风驰电掣南下,他就打算将王敬文安排到农学院去工作。

只要王敬文能把《土硝肥料论》写出来,他甚至可以让他破格进格物院。

遇到这样肯自己思考、钻研的人才,不要吝啬。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崇祯一路疾行,赶路到半夜,在野外扎营休息,第二日天刚刚亮,又快速整理,继续赶路。

王敬文都惊呆了,这群人的行动力实在太强。

数千人,说停下来很快就停下来,说要行动,很快就能行动。

他不由得对张晨的身份感到困惑,张公子的保镖,各个都身手了得啊,这些人若是出去打仗,恐怕都是精锐。

数天之后,崇祯便进入淮安地界。

南方的秋来得稍微晚一些,不像北京的清冷,此时的淮安还有些秋老虎的影子。

烈阳炙烤着大地,农民们忙着在田里挖红薯,收稻谷。

一进入淮安地界,整个京卫军都严阵以待起来。

据之前的情报,楚王派遣他的儿子沿江而下,从长江进入运河,据说是到了淮安。

这件事传到北京后,把一些人的蛋都快吓爆。

也不知道现在军情如何?

淮安这个地方,是漕运命门所在,牵扯到山东省、北直隶的商业,以及京师用度。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家天下时代,这条漕运线更多的职能是为皇家服务。

一旦漕运受阻,牵动甚大,直接影响京师民生,皇家吃穿。

关于叛军跑到淮安这件事,崇祯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