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医生的视力可以借助显微镜得到优势发挥,但显微镜不能帮助医生的手做到细微操作。能做到医生手辅助的是医学在努力研究发展的手术机器人。
坐在主刀的椅子上,谢婉莹双手拿住器械。
由于术野微细,神经外科手术很多时候几乎是主刀一个人在做的。这点是和小儿外科手术有相似性的。
神经外科助手只能在旁做些很一般的打下手动作,通常是连显微镜都不用的粗操作,除非主刀要求助手也用手术显微镜看上几眼。
原因主要在这:显微镜的主目镜与助手镜受术野上空的空间限制只能集合成一体。显微镜做移动的时候,必然要以主目镜为主,助手镜是不能乱动的。在此条件下,助手大多时候视野不清时只能调整助手镜的倍数,导致助手通过显微镜能做的操作十分有限。
手术主要凭靠主刀一人,压力自然全压在主刀独自的肩膀上。医生的双目透过手术显微镜,放大的远不止术野,包括医生自己的手。
手部动作每挪一点,在显微镜下会变成大动作。
打句简单的比喻,如果说儿科手术大部分操作是厘米挪少数毫米挪,神经外科手术太多地方是毫米挪乃至夸张小于毫米的挪。足以说明显微镜手术远超手术放大镜下手术的细操难度。
初次显微镜手术主刀,仅望住显微镜下的术野和自己戴无菌手套的双手,抗压能力不太行的医生心跳预计会加速到上百次。不觉间,谢婉莹自己在轻轻吐息了。
她在自己的呼吸节奏,希望能减缓精神上的紧张感。这种日常减压动作或许对普通情况有点用,对特殊情况很难说。很快她发现,自己两秒内能缓解的肾上腺素只当双目再次对准显微镜时,大脑的紧张感再度嗖嗖嗖直线上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