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其实在很久以前,尽管都在甘肃做武官,杨思仁却并不认得丁国栋和米剌印。
或者说他们其实见过,但是对年轻的总兵标营千总杨思仁来说,他对游击将军丁国栋、肃州千总米剌印,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杨思仁的从军履历很短,尽管也姓杨、也是凉州的武将家族,但他跟杨嘉谟不是一支,他们这一支没有都督一级的宗亲,几乎每一代袭父职的长子都会被调到南京担任中级军官。
杨思仁就是留在凉州看地的小地主,读书习武,看管仆役佃户,娇生惯养日子自在,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崇祯三年。
那年同宗的大将杨嘉谟领军勤王,随后被朝廷调至陕西平叛,连番征战人不解甲马不解鞍,军兵在征战中减员几多,亲信族人也接二连三负伤或阵亡。
杨思仁就在这种情况下披甲上马,率族人乡党投身杨嘉谟军中任职百总,到如今也不过才三年多。
过去他没有什么能跟丁国栋、米剌印产生交集的机会,直到杨嘉谟的死讯传至凉州和庄浪。
跟杨嘉谟死讯一同传来的,还有刘承宗在战后对肃州营出手大方的赏赐,丁国栋和米剌印的名字,才真正撞进杨思仁眼中。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从那时起,甘肃总兵标营的士兵,就已经知道他们该找谁报仇。
只不过谁都没想到,他们的复仇会变成这样。
援兵被两面夹击,进退维谷,败兵则更迷糊,不少人在米剌印军中,身处元帅军重重包裹之内,不少人在友军拔掉盔缨盔旗时就拔刀相向,转眼被吞没。
不过有急智的人和真正的迷糊蛋,在这个时候做出的选择倒是一模一样,都依令拔了盔缨盔旗,被夹裹着冲向援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