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叮,第三人,王忠嗣,统帅98,武力104,智力90,政治72。”
提起唐朝名将,人们首先会想起是李靖、李世勣、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这几位。
但是,唐玄宗朝有一位名将,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帅才将略绝不上以上几位之下。
之所以名气不扬,主要是生长于承平之年,而其本人又忠厚低调,悲天悯人,心怀苍生,不忍建功而轻动兵刀而已。
他,就是曾手掌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大印的中唐名将王忠嗣。
古今名将,似乎都是为战争而生的,在战争中体现自身价值,在战争中燃烧自我,在战争中升华生命的意义。
但王忠嗣似乎是个例外。
王忠嗣的人生目的,不是为战争而生,而是为消灭战争而生,为和平而生。
李光弼、哥舒翰等人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来的名将。
某次,李光弼试探性地问王忠嗣,不学习卫青、霍去病出塞开边,建不世之功业?
王忠嗣淡然一笑,说:“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说到这,有人以为,王忠嗣非不屑为,乃不能为也。
其实不然,我们来简单看看王忠嗣的作战能力吧。
先说个人武力,《新唐书》记,王忠嗣跟随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讨伐吐蕃,“吐蕃大出,欲取当新城,晨压官军阵,众不敌,举军皆恐。忠嗣单马进,左右驰突,独杀数百人,贼众嚣相蹂,军翼掩之,虏大败。”
“独杀数百人”,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他的个人武力了。
不过,个人之勇不足为惧,万人之勇方可震天下。
开元十八年,王忠嗣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首上千级,俘虏四千余人,缴获牛羊上万头,吐蕃赞普仓皇逃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