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经过几日角逐,出京接掌人犯的戡乱钦差人选终于定了下来。是刘颛的堂舅,太皇太后窦氏的亲侄子——原定西将军窦鄢。
本朝出过两位皇后的窦氏是显赫过的。
然孝敏太后过世得早,文帝病重期间,太皇太后窦氏曾在立储事上动过心思,想废掉刘颛,另立自己的小儿子康王承继大统。因此事祖孙生隙。
刘颛继位以后,重用在这场易储之争中立下大功的方容两家,对姑父容翊可以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在容翊的辅助筹划下,势单力薄的小皇帝逐渐立稳脚跟,有了自己的拥趸和势力,在剪除康王一党这件事上毫不手软。
首当其中的自然是康王本人。尽管有窦氏的保护,康王刘腾仍未遭一贬再贬,封地从一州至一郡,最后至于一县,却仍保留了爵位,改封康宣王,成为有史以来封地最小、爵禄最不相匹的宗姓王爷。
刘颛想通过“康宣”这个称号宣些什么,不言自昭。
作为窦氏曾用以牵制和摆布小皇帝的中坚势力,窦氏一门自然不可幸免。或许是顾念死去的母后孝敏太后,刘颛对外祖一家并未赶尽杀绝。
定西将军窦鄢曾在对抗西北凉的战役中立过大功勋,在朝在野都颇有人望。刘颛在夺其军权之后,为平悠悠众口,屡次对窦鄢进爵封赏,除了实权之外,可谓是要钱给钱,要名给名,就是窦鄢不要的,刘颛也有法子塞给他。
慧仪太后有五位兄弟,刘颛却跳过几个亲舅舅,御笔亲赐窦鄢一个“当朝第一国舅”的称号,满朝文武跟风,提起窦鄢,言必称窦国舅。真正的窦国舅们心中再有气,也不能冲皇帝发。
类似这样虚赏,只是在面子上维系了窦氏与刘颛祖慈孙孝的假象,却慢慢将窦家踢离了权力的中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