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肯定不能制动,制动者只能是静;众无疑不能治众,治众者只能是“一”——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以静制动,执一御众”。
“执一御众”之“一”是指什么呢?这里所谓的“一”就是指“道”,所以自古以来凡得“一”或得“道”的都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天得“一”便清明,地得“一”便宁静,神得“一”便神妙,河谷得“一”便充盈,万物得“一”便生长,而侯王得“一”便天下太平。
反过来说,天不能保持清明就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宁静就发地震,神要是不灵妙就将消失,河要是不充盈就会干涸,万物停止了生长就可能枯死,侯王如果失道就会被推翻。
君主执“一”以御众,体“道”而治国,要执“一”就须知道“一”的特点,要体“道”就得认清“道”的本性。“一”或“道”虽然是天地万物之母,天因之以致其清明,地因之以致其宁静,万物因之而能生成。可见清明之天不足贵,宁静之地不足贵,万物之生也不足贵,而贵者是使其清明、宁静、生成的“一”或“道”,然而“道”自身却无形无名以卑下自处,无心无为以居后为德。由此人们不难体会到——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在人世谁也不可能比君主更位高势贵的了,可是,虽然广有四海统御万民,君主却仍谦卑地称“寡”称“孤”;尽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一不是阿谀奉承、歌功颂德,君主仍然口口声声自称为“不榖”(“不善”的意思)。他们处高位而不自居高贵,不正是深知低贱为高贵的根本吗?
将轮、胎、轴、挡、刹、发动机、方向盘等众多零件安装在一起才成为一辆车,虽然分别数各个零件没有一个零件叫“车”,但少了这些零件又没有“车”;由几十家几百人居住在一起才成为一村,虽然分别看每一家都不能叫“村”,但没有这些家又无所谓“村”,因而我们一方面肯定执“一”才能御“众”,同时另一方面又更要强调“一”因“众”以成。不执“一”固然不能御“众”,而没有“众”又不能成“一”。没有人民哪来一国之君,不打下根基又哪来高楼大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