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不失此生 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说“复得此生”的本质归结为复归于生命的真性,那么“得此生”的生存体验则表现为一种自得的心境。萧统在《陶渊明传》中将其为人概括为“任真自得”,这正好揭示了“任真”与“自得”的深刻关联:“任真”不仅是“自得”的必要条件,而且就是“自得”本身。

上文已经阐明,所谓“任真”,即任其性命之性,率性而行,称心而言,让自己生命的真性充分展露而毫无遮掩。尽一己之性以通万物之情,通万物之情便与万物为一体,于是,与万物共枯荣,随中和而任放,连死生之变都不足以挠其心,更何况人世的轩冕荣华和官场的爵位利禄呢?不在乎生死,不役于尘世,不累于富贵,自然就臻于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了。“自得”也就是自足于怀,在任何患难、困厄、存亡的处境中都能保持心境的平和、充实和满足。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被时人称为作者生平志趣的“实录”,是他“任真自得”的生动写照: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的“任真”的确既可亲又可爱:在家贫无酒时亲旧招之即去,没有任何违心的推辞婉谢;每去总是尽兴酣饮必至于微醉,从不故作姿态假装斯文;醉后便独自离席归去,毫不在意去留的客套礼节,其言其行无不称心率性。他的“自得”同样令人可敬可仰:卑微到人不知其为“何许人”,甚至连称呼的姓字也不被人知道;清贫到住宅“不蔽风日”,家中“环堵萧然”,衣着“短褐穿结”,饮食“箪瓢屡空”,可“五柳先生”的精神世界常“晏如也”,而且对这种生活满足得愿“以此自终”。这种满足当然不是一种感性的满足和快意,只是一种精神的充盈和富有,“不慕荣利”自然就无羡于荣华,“忘怀得失”便无往而不自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荣枯得丧都不影响其心灵的怡然快乐,因为他已超越了功名的追逐与利禄的贪竞而达于无累之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