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苏轼的诗词成就 第二节 苏轼论诗歌创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苏轼强调有感才写诗,鄙弃有意而为诗,他在《江行唱和集叙》中说:“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诗歌是诗人生命体验的产物,只有当诗人“有不能自已”时才能摛管挥毫,闭门觅句固然已属下乘,为诗造情就更令人生厌。这一方面要求诗人向外丰富自己的见闻阅历,一方面向内体味咀嚼生活的真意,“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送参寥师》)。如果没有“观身卧云岭”的透悟,“阅世走人间”就可能流于走马观花,永远不能品味出生活中深永的“至味”,“阅世”并不必然带来体验,没有体验的诗则必然空泛浮浅。

与注重内在的体验相联系,艺术上苏轼提倡自然天成。要做到自然天成就得有使人无所顾忌的环境与心态。他讨厌禁锢诗人的外在框框,为此他批评了王安石“好使人同己”(《答张文潜县丞书》)的毛病。诗人自己也必须破除内心的禁忌和束缚,要有“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诗颂》)的气度。情感上力戒字雕句琢,“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在情感与艺术上都绝不牵强,抒情则“冲口出常言”,行文则“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答谢师民书》),这样就能达到“天工与清新”的创作佳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