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区政府主管教育部门推行广东话母语教学,提倡注重三语两文,特首的《施政报告》甚至强调“若要维持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我们必定要有中英兼擅的人才。我们的理想,是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能够书写流畅的中文和英文,并有信心用广东话、英语和普通话与人沟通”。易言之,提高语文程度是为了加强竞争优势,尤其是商业上的优势。《施政报告》谈教育的部分开宗明义指出“教育主宰着香港的未来;既为市民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也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培养人才。香港的教育制度必须立足香港、贡献祖国、面向世界;兼收中西文化所长,保持多元化特色。教育,必须能激发起追求卓越的雄心”。
事实上,教育不是革命战斗,正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教育是栽培一个人的修养和知识,不是激发一个人的雄心和斗志。学习语文是文化的薰陶,是求知的乐趣,不是为了竞争优势,不是为了追求卓越。特区政府要提高香港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设法营造香港的文化气息,不是强调香港的商业味道。学习语文过分讲求功利只会扼杀语文的教化功能。这一点,以商人心态治港的政府必须警惕。杨振宁教授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肯定要比银行家、地产商、测量师对语文教育的认识有趣而深入得多。趣者,学习语文之激素也。为了应付将来商业上的竞争,中学生拚命朗诵一份上市公司狗屁不通的中文年报,那是笨蛋。为了提高作文造句的技巧,中学生捧着一本《古文观止》随兴翻读,那叫识趣。
(二)
听说,特区政府主管教育部门的官员都主张学生的语言不要混杂,中是中,英是英,一句话里有中有英是不好的。这样追求“纯”当然不错,却也不必过分苛求,不必硬性规定,让学生慢慢摸索,老师从旁提点,反而从中学会中英互译,收一石二鸟之效。中文英文真正好的人,常常会发现有些意念或构想中文难以表达,英文一说即懂,或者英文千言万语,中文顺手拈得。这也是语文有趣的地方。张爱玲的中英修养深厚,文章漂亮,可是,写中文信常常插进英文字句,读来或见深意,或见苦心,她给夏志清的那几十封信里随处都有:“缺少information使你更棘手,真对不起”;“你帮别人的忙反而觉得guilty”;“非常感激你给我的impetus,这是真话”;“我想预先make sure你提一声像中国诗画的手法”;“事实是这本书的pay-offs都在最后”;“请人endorse,中国人讚中国人他们不相信的”;“匆匆先squeeze in这封信”;“鸨母说买小女孩是个gamble”;“别的所有available写序材料都请你斟酌”;“曼桢世钧重逢本来也是这样,不过写得perfunctory,没精打采的”;“像做侦探一样,thrilled得不得了”;“我的credibility gap要等研究红楼梦的东西登在此间刊物上才会好一点”;“我找事是个chronic case而不是急症”;“因为这像solve a puzzle”;“我的收入需要last indefinitely”;“所以你写序请尽管take your time”。中文英文都可以拿来玩,张爱玲玩得真有趣,哪像在竞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