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庶华身上,可以看到清末民初的文人缩影,也可以看到那时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精神。
胡庶华整整读了30年书——
前期十年他读的是四书五经,六岁开蒙,十七岁中秀才,对于乡镇塾师子弟来说已经很难得了。但胡庶华没有选择继续考科举,而是进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开始学习西方知识。
中间十年他在国内接受新学教育,25岁从京师译学馆肄业,27岁考取德国公费留学生,成为民国初年留学大潮中的一员。
最后十年他在德国接受高等教育,一口气读下来,终于在34岁的时候获冶金博士学位。
回国之后,胡庶华虽然加入了国党,但没有选择成为政府行政官僚。他先是当了各种厂长,比如上海钢铁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还受邀帮助唐生智筹办了汉阳铁厂,期间出版、、等专著。
可以说,胡庶华是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这种学术性的人才显然不适合当官,胡庶华曾历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中央农民司司长、中央农林司司长等职,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当校长。从此,胡庶华一口气当了五所大学的校长,其中在湖南大学他就前后当了三次。
胡庶华此时在南京政府是有好几个中央委员职务的,他为什么跑来偏远的重庆当校长?
当然是因为受到政治打压。
胡庶华还有个身份是上海救国联合会主席,多次发表通电和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导致他的湖南大学校长干不下去了,只能跑到四川接受刘湘的庇护。
以刘湘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大力发展四川内政的方针,胡庶华一到重庆就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至少四川的兵工厂和钢铁厂,就需要像他这样的学术牛人坐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