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江述现在又已经进入了躺着收钱的阶段,都不需要他做什么。
本来电影上映之后,片方营销的收益,就已经没那么大了。
这个时候,靠的就是观众的口碑。
无论大家喜不喜欢你,都会口口相传。
初期营销作用大,是因为观众都没看过影片,也不知道好还是坏。
营销能把它吹出花来,自然就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但是上映后,影片的质量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天。
10月2号,《千与千寻》的票房和1号相比,只有略微的提升。
从5.3亿涨到了5.4亿,虽然涨的少,但好歹是实现了逆跌。
国庆七天,从1号到7号,按照观众正常的观影规律,票房就是一天比一天低。
如果第二天的票房比第一天高,那就是逆跌。
理论上,《千与千寻》的口碑如此好,逆跌的幅度不应该就只有这么点。
那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
无论江述的粉丝,还是路人观众,不少人都冲着江述的口碑无脑买票,他们把前两天的票房拉得太高。
说得直白一点,前两天的“粉丝票”太多。
之后的票房,才开始由路人撑着。
当年《复联4》首日5.3亿,第二天就3.1亿了。
虽然它的口碑不错,但也没能实现逆跌,这个也是十分典型的粉丝电影。
上映前的营销热度已经拉满,喜欢它的观众第一天都扎堆去了。
能持续逆跌的电影,要么是前期营销拉跨,片方不怎么做宣传。
要么是上映前就没人看好,观众觉得大概率是烂片。
也就是说,起点相对比较低。
夏洛特烦恼和唐探1,都是这种情况,很多人都觉得这电影是烂片预定,上映之后才发现还挺香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