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最早发动反击的,是武定侯郭勋,随后就有十几家勋贵跟上来,上本支持天子。嘉靖把他们本章命人抄写后发下来,交给群臣传阅,这种态度其实已经很明朗,天子对于这时候武功勋贵表达的忠心,是很赞赏的。
虽然说文武共议,但是一开始,就没几个人把武功勋贵这些人考虑进来。他们虽然是与国同休的贵族,但实际上早就失去了左右朝政的权柄,统帅京营,或是在地方上任总兵,也多为文臣掣肘。在朝政方针上,整个群体都没有多少发言权,像是这次的礼议之争,就没人考虑过这些人敢出声。
再者这干勋臣多是不学无术之辈,理论水平差劲的很,就算上本,也写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与文臣议礼,属于自讨苦吃。但是郭勋这篇文字,竟然条理清晰,用典准确,即便是他府中所养的幕僚,也未必有这份文笔。另外十几位勋臣的奏折,虽然力度上有所欠缺,但大体上,也做到言之成理,成为天子派这边极为有力的文字武器。
京师西城,这里住的多是朝中官员,是以有京师格局中,素有东富西贵之说。年轻的给事中陈省吾,就住在西城一条小胡同里。他只是一名谏官,俸禄极低,由于位属清流,也并不拿什么冰敬炭敬之类的常例,在京师这种地方生活很是艰难,经常要靠典当维生。
家里只有他的妻子和三岁的孩子,并没有余钱雇佣下人,妻子偶尔还要承担一些浆洗缝补的工作,补贴家用。倒是杨记成立以后,由于粮食降价,他的日子略微好过了一些,家里也就多了些笑声。
作为言官,在这场百官朝议一开始,他就踊跃的冲出来,维持朝廷的纲纪法统,但是他的官职太低,声音也不够大,在法统派里,只能算小把戏。他的妻子与他青梅竹马,虽然家中的日子艰难,但是只要看到丈夫能够每天充满干劲,晚上回来得意的向自己说着这一天又做了什么好事,又抓住了哪些坏人的把柄,可以为谁主持公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