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随着林舟展示出“下半首”《咏梅》,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这不是上下半首,这是两首,一首悲情自怜,一首阳光乐观啊!”
“对啊!尤其是第二句,一首首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一首首则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完全是两种风格啊!”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喜欢第二首!”
有人细细琢磨,终于发现了所谓“上下半首”的玄机。
第一首首《咏梅》充满凄苦悲凉,结局是零落成泥,而第二首《咏梅》则是积极阳光,结局是她在丛中笑。
任谁都不会喜欢悲剧。
第二首自然是更受大家欢迎。
“诶不对,这首诗不是雪舟写给苏青梅的吗?”
“不会是看着第一首太凄凉,所以雪舟特意补了第二首,想让苏青梅开心吧?”
“豁,这么宠的吗?”
“我好像闻到了恋爱的酸臭味?”
一些八卦的女生惊呼起来,咏梅,咏梅,首先诗的名字指向性就太明显了。
何况刚才雪舟也没有否认这首诗就是写给苏青梅的。
然后一看这首太凄凉,结局也那么惨。
这家伙直接现场再写一首,把结局也改了。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看看,看看,这不就是男生带着女朋友去春游的既视感吗?
导播也反应过来,镜头立马对向苏青梅,还给了个特写。
不过让八卦群众失望的是,苏青梅此刻依然很平静,清清冷冷地坐在那儿,根本没有“在丛中笑”的意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