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 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唐代的「军神」李靖曾提到过:

——「所谓阵法,万般变化,皆起于度量方圆矣。」

正是因此,柳羽写的这些「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都是扯蛋…是「唬人」用的。

事实上,在汉末这个时期的军阵无外乎就两种,一个「方阵」,一个「圆阵」,布阵的方向也只有两种。

偏向进攻时用方阵;

偏向防守时就用圆阵!

先说「方阵」,从商周时代开始,常规的军队建制中就分为左、中、右三军的长方形队列。

这样做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好处也很明显。

第一,训练起来容易;第二,队形不易散乱,导致踩踏崩溃;第三方阵行军还能给对面一种整齐划一的压迫感,就像是后世大阅兵时会采用的方阵一样。

至于所谓的诸葛亮的「八卦阵」、军神李靖的「六花阵」等等,更多的是战场上,调度各个方阵产生合力的行为…需要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指挥时,往往最中间的阵眼处站一个大将,大将不能轻易动,阵型的变化通过军旗的变化,而使得周边那八个方阵上开始变化。

这是唐代军神李靖的打法…

和「李二」那种动不动就「我来组成头部」,先轻骑诱敌,再绕后暴击流打法不同,李静更主张指挥画面中的这种阵法布局,通过方阵调度推进,带领唐军一步步的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

至于…

诸葛亮的「八卦阵」因为失传的缘故,没办法与李靖的「六花阵」比较,但根据古籍中的描写,无疑…八卦阵更高明一些。

简单点说,诸葛亮布出八卦阵,更多考虑的是蜀军与魏军作战的痛点,魏军有大量骑兵,而蜀军多为步兵,且擅长弩兵,他推演兵法,做八阵图,把阵法和蜀地多山的自身地理条件结合,教授部队怎么在山地进行扎营,然后利用地势将短板化为长处,充分发挥步兵的特点,有效打击敌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