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公子恒所言,可谓是十分的大胆。
不过,他能在庆忌要设立「登闻鼓」、「路鼓」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提出设立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这两样东西,实属不易。
庆忌眯着眼睛,并没有准奏,因为他的心里还在盘算着,是否要按照公子恒的说法,设立这种可用于抨击时政的东西。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
「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务在自知……」
庆忌缓声道:「有敢谏之士,司过之人,可为社稷集思广益,完善国政,固然难能可贵。」
「二三子,尔等是否赞同公子恒之请?」
此言一出,陛台之下的群臣,都不禁面面相觑。
「大王,臣以为不妥!」
让人感到颇为意外的是,这一回首先提出异议的,正是一直支持公子恒的廷尉邓析。
邓析站起身后,朝着庆忌慨然道:「大王,国家大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夫吴国,大国也,民之数百万,官吏士子不可计数。」
「举凡大国,何有士子越级而向国君进言者?今时不同往日也!」
「集思广益,固然可贵,然国政非朝臣官吏而不可参与,倘若人人皆可参政议政,要这朝堂,何用?」
邓析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设立诽谤之木或者敢谏之鼓的弊端所在。
不过,对于邓析的这一主张,一向是鼓吹恢复礼制的右丞相孔丘,却是不敢认同。
「大王,臣以为廷尉所言大缪也!」
孔丘手持牙笏,须发皆张的朝着庆忌朗声道:「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帝尧者,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