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近傍晚时分,王宫上方的天空快速阴沉下来,整个世界透出一种诡异的琥珀色亮光,预示着一场大雨的马上到来。
李察宫殿前面的广场上,一个亲卫士兵手持着一架工匠制作出了的古怪风筝,一脸紧张的看着头顶天空。
“轰隆”一声,天空云层间闷雷声响起,一阵凉风猛地吹过广场。
亲卫士兵扭头看向一边,看到李察点了点头,“咕咚”一声吞了吞口水,壮着胆子把风筝升了起来。
风筝并不是普通的风筝,而是引雷的风筝,上面带有一小串金链,牵引的风筝线中编入了纤细的银丝,在最末端更是连着一个造型古怪的瓶子。
这是李察在连续三次实验失败后,想出来的办法——用风筝捕捉雷电。
其实,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并有人付诸于实际。现代地球历史上,1752年6月,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儿子,就把一个带有铜钥匙的风筝升到了空中,当风筝被雷电击中的时候,电流顺着风筝线上的铁丝成功引下来,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电,从此富兰克林名声大噪。
这算是现代地球小学课本上知识,操作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把引下来的雷电如何存储。李察的选择,便是莱顿瓶,也就是挂在风筝绳索最末端的瓶子。
莱顿瓶,是现代地球历史上,荷兰科学家马森布罗克于1745年研制的。
最原始的莱顿瓶,只是一个玻璃瓶或者陶瓷瓶,在瓶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贴上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一根插在瓶里面的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直径一厘米左右的金属球。这种结构通过电容器的原理,能把一定数量的电荷储存起来,等用的时候进行释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