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颜政看过S区的斗争,这类书籍教会他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暴乱的时候,前期一定不要硬打官府势力强大的地方。
必须抱着捣乱的想法,将四面八方都弄得乱糟糟的,只要让除了城市外的地方,都陷入无政府状态,那么乡绅宗族影响下的地区,就一定胜不过有枪杆子的队伍。
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精妙,总结到一句话,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因为古代王朝,没有能力将政权建设到基层,往往都是皇权不下县。
乡约治理地方,地方乡贤和乡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地方的司法权和执法权。
甚至可以引申为一种意识形态,乡约成为观念性的东西,根深蒂固的植根于封建王朝的底层百姓之中。
乡约的影响有多大呢?乡约最早来自《周礼》,真正成文是《蓝田吕氏乡约》。
经过朱熹对儒学的发展,确定礼必须下庶人,故而他改编,写出《增损吕氏乡约》。
等到大明时期,一般都是让乡老,以吕氏乡约为基础,进行各地乡约的确定,用来教化百姓。
乡老也据此来处理农村、乡镇中的百姓内部矛盾,即便是县令在处理某些案子时,也要请几个乡贤,来询问一二,否则的话,地方大族定会使绊子。
对于地方大族来说,乡约已经成为他们的利益所在,对于平民来说,乡约已经成为他们的价值评判的标准,成为他们固守的观念。
封建时代的愚民政策,使得平民对这些东西非常的顽固,乡贤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共同维系一套封建体系,实现上层对底层的奴役。
所以有些人怒骂清末的百姓麻木不仁,其实这不对!观念性的东西,他们也是从上一辈人口中听来,融入他们的行事准则中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