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类的性亲密行为时,我们看见,成人大量的身体接触再度出现,代替业已消失的婴儿似的亲密行为。相比之下,研究人的社交亲密行为时,我们看见的是谨慎的、受抑制的接触,这种抑制的接触源于我们矛盾的需要:密切关系与个人隐私的需要、依靠他人与个人自立的需要,两者在我们的脑子里进行着拉锯战。
有时,我们都觉得太拥挤,似乎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好像人家能洞悉我们的一举一动;远离尘嚣的修士那种念头很有吸引力。不过大多数人觉得,几个小时的独处足矣,终身过隐士的生活则令人恐惧。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一般正常人觉得,长期的孤寂生活是严厉的惩罚。除了酷刑和死刑,单独的禁锢是囚犯最难以忍受的痛苦。最终他会被逼得半疯半癫,可能被迫把头伸到马桶里去说话,以听见自己的回声。这是他最接近社会回应的效果。
大城市里独居的、羞于交际的个人会觉得,自己的处境和单独禁锢的囚犯处境类似。如果他们远离了家庭的温馨,独居一室,寂寞很快就难以忍受。他们太腼腆,不善交友,最终宁可自杀,也不愿意在长期缺乏与人密切接触的孤寂中煎熬。这就是人对亲密接触的需要。因为密切的接触产生理解,和独处的修士不一样,我们大多数人想得到他人的理解,至少要有几位知己。
这不是理性或理智上的理解,而是情感上的理解;在这个方面,和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胜过词典里一切美妙词语的总和。肌肤和身体接触传递情感的效果实在令人吃惊。追踪从生到死的亲密行为发生的过程,我们发现,两个大量身体接触的阶段也就是两个强大社会纽带形成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形成亲子的纽带,第二个阶段形成恋人的纽带。一切迹象表明,在身体与身体的接触中是不可能无节制的和不受约束的,也不会与他意向中的人缔结牢固的纽带。也许就是直觉上的理解阻止我们沉溺于更广泛的亲密接触的愉悦。比如,只说拥抱同事这样的行为反常是不够的,因为这不足以解释“不与人交流”“与人疏远”的习俗最初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在亲密的家人之外,我们在日常事务中,为了避免与他人的身体接触,我们付出的代价非同寻常。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