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谈甲午海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一仗日本打败了清朝,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朝政府委曲求和,忍辱割地赔款,订立不平等条约,使已经走向没落的腐朽的清朝统治,推向悬崖的边沿。同时,也因为这一不光彩的败仗,一连串的屈辱,激发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同仇敌忾,看清楚了清朝统治者的真实面貌,知道非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家卫国不可,非用自己的力量来反抗侵略不可,高举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旗,敢于斗争,进一步敢于革命,从而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

这一仗是腐朽的垂死的封建主义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清朝政府的失败是必然的。但是,应该着重指出,军事上的失败是次要的,主要的是政治。

首先是清朝政府的失败主义,注定了战争的结局。清军统帅李鸿章从一开头便不敢抗争,不惜牺牲一切来换取和平。当敌人着着备战,引起战火,甚至在击沉清政府的运兵船“高升”号以后,李鸿章始终采取避战方针,幻想通过俄、英、法、美等国的斡旋,出卖中国人民利益,求得暂时的妥协。事实是你愈退让,敌人便愈疯狂,你越不敢打,敌人便越要打,以退让、出卖国家主权来换取屈辱的妥协,结果是导致甲午战争的完全失败。

更有讽刺意义的是海陆军统帅主和,手无寸铁的文人却坚决主战,以翁同龢为首的一批清谈家和傀儡皇帝却极力主战。他们没有实权,不懂军事,却大嚷大叫,制造了强烈的舆论,可是在实际行动上却拿不出一点办法来,更谈不到和人民联结在一起了。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就形成两派,翁同龢和皇帝这派主战,李鸿章和西太后这派主和,吵个不休。在两派的混吵中,敌人却全国一致,全力进攻。清朝政府呢?一面向各国哀求斡旋,一面被动挨打,因为正在不惜牺牲一切祈求和平,也就没有认真备战,也正因为没有认真备战,就不能不接连打败仗,这样,连屈辱的妥协也哀求不到了。政治的腐烂,决定了战争是非失败不可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