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明朝廷给琉球国开出的条件,看上去充满了妥协和折中的意味。
对于琉球国的既得利益者群体,也就是实际掌控琉球国权力和财富的群体,都做了尽可能妥善的安置。
对于琉球国大量存在的混血明裔和土人而言,实际生活却基本不会受到什么直接的影响。
但是,这种看似浮于表面的改革,实际上已经触及了本质——殖民地的移民将得到帝国公民权。
历史上的英国,如果愿意在北美殖民地推行类似改革,那美国独立战争很可能就不会爆发,或者不会独立的那么的彻底。
给殖民地移民公民权,从而消除藩国殖民地的独立倾向,就是这次改革最直接和最关键的两个目的之一。
另外一个关键是安抚工人和流民。
朝堂的老先生们和皇帝都能抓住真正的关键。
在达成关键目标的情况下,其他的利益都尽可能不去触动,让改革尽可能的平稳顺利进行。
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
如果直接开始最深层的改革,比如说彻底的直接的撤藩和废奴改革,那很可能会加速帝国的崩溃。
琉球撤藩讨论的时候,与撤藩有关的官方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其他藩国。
按照大明朝廷的惯例,每天朝廷放衙的时候,通政司会将当天需要公开的大事,通过电报通告本土布政使司和藩国。
相当于通过电报发送的邸报。
至于哪些大事是需要公开的,通政司会随时和皇帝联系确认。
元月七日通政司公开的主要事情,就是西海撤藩、大食改立、六行业禁令放宽。
所以,其他的藩国虽然没有直接收到琉球那样的撤藩通知,却也同样知道了撤藩的事情已经定了。
再加上藩国的勋贵和精英们,都跟本土的官员有或多或少的私人联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