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在几年前,如今再看有很多错漏,在那之后“刻奇”这个词也被很多人滥用,如今我也不完全同意文中的观点,随便看看,算一种角度。
刻奇: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这个层层推进的意思,是从昆德拉点点滴滴的说法中总结出来的——“灵魂的虚肿症”“一个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镜面前,带着激动的满足看待自己”“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傻瓜的俗套逻辑”“极权国家发展了这种Kitsch(刻奇),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和嘲笑……”。
上面是百度百科查来的最粗浅的关于“刻奇”的解释,看个意思就行。关于“刻奇”有很多严肃的学术文章,也有刻薄作家写的小说,网上很容易搜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只说说我亲身经历过的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刻奇”,未必准确,但是确实是印象深刻。
一次是中学语文课,每次课前有个演讲环节,大家轮流上台,那次是轮到一个女生。她上台后说起自己家庭条件如何艰苦:有一次下大雨,他们家的房顶漏雨了,而且就漏在已经睡着的她的身上,她哭着说:“我的妈妈,一手拿着一个碗,一手拿着一个盆,在那里为我接雨,没有吵醒我……”言罢泣不成声。我当时听着非常困惑:“为什么不把你叫醒换个地方睡呢?你妈没吵醒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为什么要用一个碗一个盆啊,两个盆不好吗?”……总之,我严重不相信这个故事,但当时班级笼罩在一种感伤的氛围里,同学们都鼓起了掌,有些人还热泪盈眶,我没敢说什么。后来知道,有很多同学都听出了这个故事的荒谬,那个女生家的条件也根本没那么艰苦,但慑于气氛,大家都跟我一样没敢说什么。那是我第一次清楚地感觉到集体的可怕和伪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