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译者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与其说司徒雷登是传教士、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司徒雷登于1876年6月出生于中国杭州,父母都是美国在华传教士,因此他从小就学会了一口地道的杭州话。11岁时,司徒雷登随父母回美国读书,曾经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由于中美两国的差异,司徒雷登有些不习惯美国的生活,再加上美国当时盛行到海外传教活动,所以,虽然司徒雷登也曾对中国的愚昧与蛮荒感到害怕,但是在完成学业之后,他还是毅然决定回到中国。1904年,司徒雷登回到杭州,开始在中国传教。

虽然司徒雷登是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的,但是他并不喜欢传教,只将传教当成一种义务。他反倒是对教育比较感兴趣,因此一边传教一边钻研汉语,准备用教育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宗教信仰的忠诚。1908年,南京金陵神学院邀请他去任教,他欣然接受,并立即带着妻儿来到南京,担任该学院的希腊文教授,也因此在那里学会了南京方言。1910年,司徒雷登出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

1916年,美英两国的基督教教会合办了“北京大学”。由于这所大学是由三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的,又由不同的教会管理,起初运行得非常混乱。1919年1月,校方聘请司徒雷登出任校长。司徒雷登到任之后,将校名改为“燕京大学”,并且立即进行改革,为其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燕大在自身中国化的同时,也要更加深入、明确地走国际化道路。在这一蓝图的指引下,司徒雷登为燕京大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教几年之后,司徒雷登就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新校园。不仅如此,司徒雷登还不惜重金聘请顾颉刚、钱穆、容庚、吴文藻、周作人等著名学者前来任教,提升了该校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在教学思想上,该校不强调基督教教育,实行自由教学。1927年,燕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合作组成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促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在司徒雷登担任校长之后十余年的时间里,燕京大学就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水平最高的大学,它的毕业生主要活跃在中国的教育界、政界和宗教界。虽然燕京大学最终于1952年在中国高校的院系调整中被撤销,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可是它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