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天工开物》首刊于明崇祯十年,被国外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一百二十三卷。
“盖人巧造异物也”乃是典籍中手工与机械篇的精髓。
其中的溶融,失蜡铸造,风车设计等方面使用了许多力学和热学等物理知识。工艺方面注重讲求“异”和“巧”。
早餐后,欧舟翻越这部古籍的时候,偶然从字里行间注意到了几个特点:在机械制造、冶炼、水利三卷中,每隔几页,都有阅读者的注解。
其中一句是:人之技能虽巧,但莫过于自然之巧者也。
他反复揣摩这句话的含义,意思是说人的大脑如何乞巧,也没有大自然之力巧妙。
“我明白了?”欧舟一拍后脑勺笑道,“怪不得我们把房间里搜了个底朝天,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原来金库之门根本就不在房间里。”
柯菲儿笑问:“哪你倒是说说,金库之门在哪里呢?”
“你们看这句注解,人之技巧虽巧,莫过于自然之巧者。”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水静心问道。
“说明金库入口根本不是人力所设计的,而是利用了自然之力。”
“自然之力,这个庄园里哪块是利用了自然之力的设计呢?”
“我们不妨细细数一数,自然之力,有风力,水力,潮汐力,光能,雷电能,地震能。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整个庄园内,哪一块的构造设计才符合几种力和能的特点呢?”
“这个好像比较复杂,不过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筛选,”柯菲儿说道,“几种力能和势能当中,地震破坏力最强,是最不容易控制的能量,所以不实用。潮汐力是大海的专属,这里不具备这个条件。雷电受天气变化影响太大,难以驾驭,也可以排除在外。光能目前仅用于发电和取热。而有电力产生的势能又分属于人之技巧范围内,也可以排除在外。风力受气候变化,时有时无,不是人想用就能用的上。唯有水利,可以进行无限循环利用。三国时期的水车灌溉装置,东晋时期的水压椿米技术,都是利用了水能的自然之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