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百三十四章 观察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最终这台人工智能心脏移植手术,竟然用去了六个半小时的手术时长。

当看到人工智能心脏的稳定运行状态,病人生命特征得以顺利延续,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心理预期时,师兄弟二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需要密切注意的方面,是病人的体温变化,升高则意味着有炎症,降低有可能导致生命无法延续。

至于排异,则基本不存在。

人工智能心脏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与患者的心脏进行配型。因为本身没有血型,便无配型一说。

这与植入心脏内各个部位的搭桥器件是一个道理。有听说过人体对植入肌体脏器器件排异的案例吗?

当前,整个医学界的人体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为95%,心脏移植后1年的生存率为85%-90%,以后每年的死亡率约为4%。

50%-80%的患者会发生至少一次的排斥反应,多数患者无明显的表现,但5%的患者会发生左心室功能障碍或房性心律失常。

心脏移植手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高峰期在1个月左右,在随后的5个月中逐渐下降,到1年左右开始趋于稳定。

接受心脏移植1年后,多数患者能达到心功能Ⅰ级水平,并且大于70%的患者可以恢复全日制工作。

心脏移植后存活大于1年的患者,功能恢复状态良好,但运动水平仍低于正常,并且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及交感神经功能的恢复,心脏功能逐渐提高。

心脏移植手术通常适用于患末期心功能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有引起死亡危险且无法用药物控制的患者。

对于1年死亡率的预测因素,移植前包括术前通气功能障碍或左心室辅助器、恶病质、女性接受者或提供者、除外心力衰竭或冠状动脉疾病以外的其他诊断,移植后包括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水平增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