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起初,竺笙只是想给花莳的这件花丝镶嵌作品,一个独一无二的展示机会。
然而,在与黎箫的沟通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从明清技艺到明清乐舞,再到古典文化,框架越来越大。
要双人舞,要八音配乐,一个小小舞蹈演变成了一场文化盛事。
人的名,树的影。
当竺笙和柳歌伶向相关部门做出申请时,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是的,这何尝不是传播中华文化、城市文化、历史文化的好机会?而且这两位青年艺术家,在广大年轻人心中,有着广阔的粉丝基础了忠实拥趸。
文化部、文旅局、恭王府方面直言,将给予全力扶持。
对于舞蹈演出人员,他们觉得两个人合舞,依然不足以展现这个表演的宏大叙事性,有人提议让国家歌舞剧院参与进来。
他们是配合的,主角还是竺笙和白彦茹。
彩排的规模,一再扩大,表演受到了各方关注。
表演时间也一再推迟,从七月推到八月,最后定档九月十三首秀,农历中秋节,场地恭王府方塘。
十四和十五两天假期,分别在颐和园与圆明园表演。
**
四合院里,竺笙坐在屋顶上打电话。
“孟导,这次真的不是故意的。没想到排个表演,最后接连改期,改到中秋了。分身乏术啊。”
去年中秋,竺笙率竹漂队,加盟筑城中秋晚会,大获成功。孟导当时拍板,请竺笙她们明年继续锁定中秋之夜。
现在,竺笙不得不爽约。
“哎呀笙笙啊,你是咱黔贵人啊,又成了旅游形象大使!传播咱黔贵的人文风物,那是义不容辞。”孟导开始动情动礼,简言之画大饼。
“那您说怎么办?”
“哎,其实我也懂,你在帝都表演,长得也是咱黔贵人的脸。况且你也把竹漂带到了帝都。只是明年,咱们一定回筑城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