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两个科学家团队公布了一项和植物通信有关的惊人发现,这让我们对从柳树到棉豆的所有植物的理解都有了革命性变化。这些科学家声称,树木可以彼此警告食叶昆虫即将到来。在这些较为浅显的结论背后,是令人震惊的暗示。报道这些研究的新闻很快在大众文化中传播开来,不光是在《科学》杂志上,连全世界的主流媒体都在谈论“会说话的树”。
戴维·罗兹和戈登·奥里安斯是华盛顿大学的两位科学家,他们注意到,如果一些柳树邻近的其他柳树已经被天幕毛虫所侵害,那么天幕毛虫就不太会在这些柳树的叶子上大吃特吃。罗兹发现,在病树附近的这些健康柳树能够抵抗这些毛虫,是因为它们的叶子含有酚类和鞣质,这使这些叶子的味道对毛虫来说变得很差,而在病树的那些易遭噬食的叶子里就找不到这些物质。因为科学家在病树和它们健康的邻居之间找不到任何物理上的联系——它们并不共享相同的根系,枝条彼此也不接触——罗兹推测病树一定向健康柳树传达了一种借空气传播的外激素信息。换句话说,病树向邻近的健康柳树发去了信号:“小心!加强防备!”
白柳(Salix alba)
仅3个月之后,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者伊安·鲍德温和杰克·舒尔茨发表了一篇影响重大的论文,支持了罗兹的报告。鲍德温和舒尔茨一直与罗兹有联系,他们不像罗兹和奥里安斯那样监视在野外开放环境下生长的树木,而是设计了条件高度可控的实验。他们研究的是在不透气的有机玻璃笼中种植的杨树和糖槭幼苗(大约1英尺高)。实验中一共用了两个有机玻璃笼。第一个笼子里面有两个居群的幼苗——有15株幼苗各有两片叶子被撕成两半,另15株幼苗则未受损伤。第二个笼子里面是对照组幼苗,自然,它们都没有损伤。两天之后,在受伤幼苗其他的叶子中发现有很多化学物质的含量升高了,这些物质包括已知能够阻碍毛虫生长的有毒酚类和鞣质。在对照组笼子中的幼苗体内则没有这些物质含量升高的迹象。然而,这一实验最重要的结论是,和受伤幼苗在同一笼子中的未受损伤的幼苗的叶子中,也发现酚类和鞣质的含量有显著增长。鲍德温和舒尔茨提出,只要是受损的叶子,不管是在他们的实验中被撕损的叶子,还是在罗兹的观察中被昆虫摄食的柳树叶子,都会释放一种气体信号,使伤树可以和未受损伤的树木通信,结果,那些未受损伤的树木会保护自身免受即将来临的昆虫侵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