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1937年8月底,国军在蕰藻浜以北,长江南岸的吴淞,宝山,月浦,杨行4点之间,构成一个棱形四边形防御地带。
在其右侧是吴淞至宝山一线,阻击日军王牌第3师团西进。
月浦至杨行一线为左侧,阻击敌精锐第11师团南下。
宝山至月浦为正面,抗击从川沙口,石洞口等处登陆南下的之敌。
而罗店至刘行一线,则是整个棱形防御地带的中心枢纽;势必成为整个淞沪会战的主战场。
罗店一带是平原,地近长江口,土质疏松,无天然屏障可以依托;国军仓促上阵,根本来不及构建防御工事,又缺乏重火力,只得凭着血肉之躯抵挡日军海陆空优势火力的攻击。造成国军第一线部队整连,整营浴血沙场,然后增援部队再填进去反攻。很多营,团,甚至师,顶上战场几天,就打的精光,堪称血肉磨坊。
向沼白前进的时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映入眼帘。
淞沪战场基本没什么高山,无险可守,这样的大平原最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海陆空三栖相互配合,神州大地。日军这一时间段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也是顶级的,反观国军,绝大多数加入军队的都是农民,没上过战场,只是经历了几天的训练,还没有实弹打靶。
就拿夏远所在的二排来说,整个二排四十号人,连一挺机枪都没有,甚至连手榴弹都没给他们发,只有十发子弹,以及膛线都磨平了的老套筒,莫要说日军一个排进攻,就是一个班进攻,他们这些人都顶不住。
日军的一个班都有配置轻机枪,掷弹筒,而且单兵素质非常高,射击精度非常准,他们排大都是庄稼汉,一辈子都跟庄家打交道了,即便是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训练,训练成果又能高到哪里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