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波澜不惊的日耳曼尼库斯的东方之行,其实意外就隐藏在背后。日耳曼尼库斯与叙利亚行省总督皮索的关系恶化,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由于日耳曼尼库斯被提比略赋予整个东方地区的“最高指挥权”,也就是说在处于整个东方地区行政官中地位最高的叙利亚总督也应听命于他。虽然这只是一些研究者的推测,但他们认为在日耳曼尼库斯出发时,握有提比略密令的皮索也踏上了赴任叙利亚之路。此外,几位现代学者还推测,提比略选择把相当于日耳曼尼库斯叔辈的皮索派往东方出任叙利亚总督,也有出于对日耳曼尼库斯进行监督的考量。然而,事实证明这次的人事安排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皮索没有履行好从旁监督这一职责,只起到横加干预的作用。皮索是一个喜欢越权行事的人,而且还是典型中的典型。
除此之外,如若女人也加入男人之间争端的话,那只能使男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最终导致场面无法控制。日耳曼尼库斯的妻子阿格里皮娜最引以为傲的,是身为神君奥古斯都的直系血亲这一点,因此她总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连军团的阅兵典礼也要参加。阿格里皮娜的这种做派使皮索的妻子普兰希娜萌生了对抗心。这位总督夫人也开始经常出入军团消磨时间。两个女人之间的抗衡发展到了各个方面,这样的抗衡在对权威和权力只次于日耳曼尼库斯的皮索态度上也日益暴露。皮索甚至对日耳曼尼库斯要求调派1个军团的命令充耳不闻,毫无反应。
当然,并非上述一个争端就使得日耳曼尼库斯对皮索产生了不满。从公元18年至次年的这个冬季,日耳曼尼库斯偕同家人前往埃及,打算在埃及避寒。然而,埃及是皇帝的私人领地,在罗马身居高位的人不论是谁,不经皇帝的许可是不能入境的,这从奥古斯都时代开始就有规定。在日耳曼尼库斯看来,既然身为东方地区的最高司令官,那么进入在其管辖范围之内的埃及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他在没有得到提比略许可的情况下便进入了埃及。对于日耳曼尼库斯而言,埃及特别是其首都亚历山大,由于这块土地与他的外祖父安东尼渊源颇深,所以他的心里充满了亲切感。
日耳曼尼库斯一家的埃及之旅,按照他时年32岁“热情洋溢的领导人”的性格观察的话,应当完全是按照他个人的意愿进行的。此行他们还前往合葬在亚历山大墓地的外祖父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灵庙。此外,在身边缺少护卫的情况下,他们还以一副希腊式的短衣打扮游走在亚历山大的街道上。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埃及特别是亚历山大是希腊人的城市。他们像普通游客一样周游人人向往的尼罗河,兴致勃勃地观赏沿岸的金字塔与神庙。当他听说亚历山大的居民缺少食物之后,就把原本要运往罗马囤积起来的小麦开仓济贫,将粮食分发给了亚历山大的居民,这种举措自然使得他受到了当地人的拥戴。在当地人眼中,他们更愿意把这位年轻的罗马“皇太子”,看作当年率领埃及军队顽强对抗罗马军惨遭失败的马克·安东尼的外孙。
提比略在得知日耳曼尼库斯在埃及的举动时,回想起他当初在日耳曼军团哗变时伪造敕令放他一马的事情,越发恼怒,在元老院中公开对日耳曼尼库斯进行了斥责。当然,提比略的斥责也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有三:其一,日耳曼尼库斯身居罗马要职,却轻率地以希腊式的打扮出现在埃及街头巷尾。其二,视神君奥古斯都制定的法律为一纸空文,在没有获得皇帝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进入埃及。其三,无视埃及直属长官的权力,违背长官之意,私自开仓放粮。提比略对日耳曼尼库斯的斥责,元老院也深表认同。于是日耳曼尼库斯收到了一封要他谨慎行事的正式信函。
然而,还未等这封信送到日耳曼尼库斯手中,日耳曼尼库斯与家人早就离开了埃及。因为他是那种就算受到责备也不会放在心上的性格。更何况,日耳曼尼库斯一直期望的埃及之旅也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