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三章 皇帝克劳狄乌斯(公元41年1月24日—54年10月13日在位) 开放国门

热门小说推荐

这件事的始末缘于众人讨论如何补充元老院元老的空缺。奥古斯都对元老院进行改革后,元老院席位就固定为600席。然而许多元老由于公职不在罗马,有事需要元老全员出席这个想法就变得不可能,况且有了空缺,也不是说需要补充人员就能立马找到人选的。到了公元48年,元老院席位空缺似乎到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程度。当时,是否让一个人进入元老院补缺,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手里。如果克劳狄乌斯有意操纵元老院,安排支持他的人进元老院,巩固元老院中站在他这一边的实力,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然而,与党羽幕僚绝缘的克劳狄乌斯在50岁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位摄政的,加之自己是历史学家,钻研历史的皇帝关心的不是如何在元老院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而是在罗马帝国中元老院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不过给元老院定位不是他自己想到的,而是有件事提醒了他。

高卢各个酋长在得知元老院要大量补充元老这一消息之后,马上给元老院递交了请愿书,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元老院的席位。按照罗马帝国的规定,要担任罗马帝国的要职,候选人必须有元老院的席位,因此,他们提出这种要求就表明他们想要参与罗马中央政府的事务。

自古以来被称为“纳博讷行省”的法国南部地区就是罗马帝国的行省,这里不仅出过元老院元老,也出过执政官,因此,这一地区的酋长没有在请愿书上签名。将联名请愿书递交到罗马的是被恺撒征服的高卢中部和北部地区的酋长们,他们就是短发的罗马人口中的蛮夷之地“长发高卢”的权力阶层。

首先,我想大家不会忘记,这些人正是百年前被恺撒打败的人的子孙。保留部族,并把罗马公民权赐予部族的统治阶层,这是恺撒对臣服的高卢人的处理。再一点,就是高卢人甘愿屈服于罗马人之下,并希望能参与罗马帝国的中央政治,而不是发誓夺回独立权并伺机而动。这就和殖民时代的印度不是向英国政府要求独立,而是希望得到大英帝国的国会席位,进而参与大英帝国的中央政治相似。

面对被统治者的这般要求,身为统治者的罗马元老院又会做何反应呢?

针对这件事元老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皇帝克劳狄乌斯也列席参加。可以预想,反对的声音十分激烈。

确切地说,在93年前,恺撒行使终身独裁官的权力,给“长发高卢”的部落酋长们元老院的席位时,也遭到了出生于意大利本土的元老院元老们的强烈反对。甚至连普通百姓也肆无忌惮地讽刺这些酋长,例如嘲笑他们是“拉丁语都说不好的元老”“连去元老院的路都找不着的元老”,要不就笑话他们托加长袍下面居然还穿裤子(高卢人特有的服饰)。当年参与暗杀恺撒计划的人数量众多,可是暗杀计划并没有被泄露出去,这是因为即使元老院元老没有打算加入布鲁图等人组成的刺杀小组,然而知道谋杀皇帝这一消息的元老也对此三缄其口,选择不对外声张。这估计就是元老对恺撒同意行省的酋长参与元老院这件事的报复。

恺撒的前车之鉴让把不被行刺这件事当作头等大事的奥古斯都,取消了允许“长发高卢”的酋长们参加元老院的政策。后来的提比略和卡利古拉也沿用了这种做法。到了克劳狄乌斯时代,元老院元老们“排外”的立场也丝毫没有动摇。这次就这个问题在元老院会场里开展的讨论中,持反对意见的人的理由如下:

“首都罗马和意大利本土还没缺人才到找不到元老院元老的合适人选的程度。”

“以前的元老院的席位虽说只有300席,然而光靠罗马居民组成一个元老院都绰绰有余了,而且当时的元老院还管理着意大利本土的其他部落。现在的罗马更是不缺有能力有荣誉感的统治人才。”

“虽然神君奥古斯都赋予居住在北意大利的高卢人进入元老院的权力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难道还不够吗?现在居然让原则上只是俘虏的行省人民也能出入元老院,这实在是令人难堪的事情。”

“一旦让行省人民进入元老院,现在已为数不多的昔日名门望族势必会遭到排挤,这让这些名门望族的脸面往哪儿搁?”

“现在要求赐予元老院席位的人的祖先,曾消灭了我们罗马的一个军团,还在阿莱西亚包围了神君恺撒。这些还都是不久前的事情,如果再往前推的话,曾经攻打罗马、将我们的祖先逼上卡匹托尔山的高卢人,和这些人正是一个民族的,难道我们要忘记这段历史吗?”

“高卢被我们征服后,我们已经把罗马公民权给予了高卢地区的原统治阶层,实在没有必要再给他们元老院的席位和治理国家的职位了。”

…………

在一片反对声中,克劳狄乌斯开始了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当时演说内容,可以从1480年后的1528年,在法国里昂挖掘出来的石碑上的碑文得知。在此我为大家翻译历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中的一些记载,虽然塔西佗说过自己写这本书时很多东西参考了《元老院纪事》(Acta Senatus)。因为当时塔西佗是写给罗马人看的,所以生在2000多年以后、非罗马人的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求助于注释。不过我写的不是研究性论著,所以在此就直接把注释放在了正文中,还请大家谅解。

在此,我不禁想起我的先祖,我最早的祖宗是萨宾人克劳苏斯。公元前505年,他移居到罗马,罗马人不仅把出身外族的他与他的家人当作同样的罗马公民,还让他当上了元老院元老,使他成了贵族。祖先们的做法就算到了这个时代,也可以成为我们统治国家的方针。一个人,不管他出生何地,不管他的族人是否曾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只要他优秀,我们就应该把他吸收到中央来,施展他的才能。

大家都知道,第三代国王托里斯·奥斯蒂吕斯(公元前673—前641年在位)征服了阿尔巴隆加地区之后,尤里乌斯家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移居过来的。而克伦卡尼斯家族则是从败给第一代国王罗穆路斯的卡梅里欧地区移居过来的;还有出了大小加图的波尔基乌斯家族的祖籍则是图斯库鲁姆,那里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发祥地,直到公元前380年,那里的人民才拥有了罗马公民权。

在此,我就不再一一说明了,因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里亚地区到意大利南部的卢坎尼亚地区,不对,确切地说应该是罗马全境的人,不管他们曾经是否是罗马的手下败将,只要是他足够能干,就把他们召集到罗马来,加入元老院,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过去。后来我们的神君奥古斯都给这种趋势指明了更明确的方向。公元前49年,他把原本只是到卢比孔河的国界线推进到阿尔卑斯山脉,又将只是行省的意大利北部纳入本土的版图。原本罗马公民权只是针对个人的,然而如此这般,包括居民、土地,整个北意大利都是罗马的了。

此后,随着帝国国内的和平日益稳定,对外领土的扩张,这种趋势越发强劲。行省出生的优秀人才竞相加入协助罗马主力军团作战的辅助兵军团,正是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才使得已显疲态的罗马帝国再次恢复了生命力。

我们罗马人父辈,是否在为恺撒提拔了西班牙出身的巴尔布斯而后悔?是否在为给予臣服于恺撒之下的法国南部行省居民中的贤能与罗马人同样的待遇而后悔不已过呢?他们的后裔也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对罗马的爱丝毫不比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罗马人差。

在战场上斯巴达人与雅典人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国家的兴盛却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想要接纳以前的敌人,使他们融入本土百姓的生活中,老是把他们当作外来人。

然而,我们罗马帝国的奠基者罗穆路斯,明智地选择了和希腊人不同的对策,在战败宿敌后,并没有排斥他们,而是把他们融入罗马人的队伍之中。我国的历史上也出过其他国家出身的领导者。七位国王中,第二代国王努马出身于萨宾人,第五、六、七代国王则是出身于伊特鲁里亚人。早在公元前310年,财务官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就任用解放奴隶的孩子承担我家的重任。这些例子说明,给解放奴隶的下一代开放出仕之门,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是最近才有的事,而是在很久之前就有过了。

当然,诸君的反对也不无道理。作为高卢民族的一个分支,歇诺内斯人在公元前390年攻陷罗马,曾有一段时间占领了我国大部分领土。然而像乌尔斯奇人和耶奎人这些历来就被视为是罗马人的民族,谁又能断言他们以前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祖先被高卢人俘虏过,也有过不得不送人质到伊特鲁里亚人地盘去的屈辱。公元前321年,萨莫奈人打败了罗马的两个军团,他们命令已经解除武装的罗马士兵半裸着从长矛架成的轭门下穿过。这就是现在的连孩童都耳熟能详的“考地乌姆耻辱”。正是这样一个让我们饱受屈辱的民族,早在很久以前就与我们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成了跟我们一样的罗马公民。

对比罗马与其他民族发生过的战争,每次与高卢民族之间的战争都能在短期内一决高下,并且战争之后,高卢人与罗马人都是本着诚信的原则和平共处的。然而,到了现在,“长发高卢”的人民由于教育、和罗马人通婚,在生活习惯方面已逐渐被融合。因此,我觉得,把他们拥有的资源带到罗马和意大利来才是明智之举,而不是和他们划清界限。

元老诸君,现在我们深信不疑的惯例,其实在当时也是突破性的尝试。曾经,国家的重要职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贵族把持着,后来罗马公民也可以在政府里担任职务,接着担任官职的人选扩展到了住在罗马之外的拉丁人,再后来是住在意大利半岛的百姓,就这样官职的大门越来越对人开放。

元老诸君,现在我们对要求我们表明态度的高卢人开放门户,在将来这势必也会成为罗马的传统之一。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引用了许多先人们的例子,而在将来,这件事也将会成为供后人引用的先例。

这是一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精彩讲话,是高尚宽容精神的展现,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盛赞它为“罗马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教训之一”,这个盛名克劳狄乌斯当之无愧。当然,罗马人让人钦佩的地方就是,不会让闪光的理想销声匿迹。

在皇帝克劳狄乌斯发表了这篇演讲后,这次讨论以赞成票占多数通过了高卢人出任元老院元老的请求。然而,这并不是承认所有的“长发高卢”的酋长都有资格担任元老。元老中的反对者同意让步,但他们的附加条件是要稍微修改一下这个提案,即行省的各民族要分阶段地获得进入元老院的资格。最先获得这个资格的只有埃杜伊人,它是高卢东北部地区最强大的民族,自古就和罗马交好。然而在阿莱西亚攻防战的时候,它投奔了韦辛格托里克斯,一同与恺撒为敌。可是取得胜利的恺撒不仅原谅了他们的背信弃义,还让他们继续在高卢地区保持强势地位。现在,就连这样的埃杜伊人都获准进入元老院了,其他的高卢人获得加入资格肯定也是迟早的事。既然高卢人获准了参与中央政治的资格,那么西班牙人、希腊人、北非人、埃及人,甚至是东方人,享受这种“福利待遇”也指日可待,虽然可能会花上一段时间。

恺撒的治国理念被克劳狄乌斯继承和发扬,并身体力行地把这个理念从意大利半岛推广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

话说回来,我们日本人在批判英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排外主义之前,是否应该先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给予了朝鲜人帝国会议的席位了吗?我们同意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政府中了吗?

然而,向高卢人大开进入罗马帝国的中央政权之门,其实顶多就是让那些一心死守既得利益、满口闭关锁国言论的本土出身的元老院元老反思,让行省出生的开放论者感动而已。罗马人的精明之处在于,在实行开放国门政策的同时,还制定了停止政策实施的法案,以备不时之需。

奥古斯都一直秉持恺撒的开放国门的理念,并身体力行地遵循恺撒的大部分政策。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为这些政策的实施安上一个“刹车”来制衡。所谓的“刹车”就是分别在公元前2年和公元4年制定法规限制奴隶解放,这部法律即使到了克劳狄乌斯时代仍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