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得不说,苏平的两首诗和异象,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大庆了。
往年的会试,参考的举子很少有达到四万人之数的时候,连贡院都坐不满。
而今年刚一过完年,礼部统计出来的数字,就已经超过了四万,而且报名没有截止,这个数量还在不断上升。
礼部紧急上书,内阁也不敢耽误,迅速票拟,最终永泰帝批红,着令加紧扩建贡院。
原本能容纳四万考生的贡院,在工部的全力配合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再度扩张一倍,堪堪赶在会试临近前夕完工。
而此时,最终的参考人数也确定了下来,六万二千六百一十三人。
有去岁乡试中举的,有已经在地方上做了官的,也有年迈到接近入土的。
据说,年纪最大的已经过了八十岁……
可以说,这是中州史上都没见过几次的盛况。
当然,这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会试。
因为,录取名额,依旧只有一百之数。
云起客栈。
作为状元街最出名的客栈,每到科举的前夕,必定是人满为患,一房难求。
倒不是因为食宿条件有多好,单纯的只是这些考生,想来沾沾古来一百多位状元的喜气,图个吉利。
此时的客栈大堂之内,高谈阔论随处可见,吟诗作对比比皆是。
其中一桌,显得略微平淡了些。
“这次科举之后,孙兄想必就要在阳京定居了吧?”
一名考生笑着说道。
“哦?李兄何出此言?”
孙必兴好奇的问道。
“孙兄才高八斗,即便某些方面不愿妥协,想来会试也是必中的。”
李姓考生分析道,“而一旦到了殿试,就是孙兄一展所长之时,依在下愚见,少说也是名列三甲,当入翰林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