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
方文恭便是当前吏科的正七品都给事中。
此时,他正独自待在书房内,面露凝重之色。
在他面前的巨大纸张上,横向写了许多人名,部分人名的下方空着,部分人名的下方写了一两句话。
这些人名包括了六部、包括了都察院、包括了六科,甚至还包括了内阁。
正常来讲,他一个吏科的都给事中,主要工作目标肯定是放在吏部官员身上的,而之所以这张纸上包含了各个部门,是他在为了京察做准备工作。
大庆京察六年一次,以四格八法为官员升降标准。
“四格”为守、政、才、年。
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的优先权。
其中,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贪。
政,代表政务,分勤、平、怠。
才,分长、平、短。
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致仕。
京察的制度出现于上一个朝代,本身目的在奖优惩劣,使各级官员能够恪尽职守,为王朝做出贡献。
然而正因为涉及了官员的奖惩,结果造成徇私舞弊等结党现象十分明显,到了大庆之时,京察已经沦为表象。
这个情况,一直到永泰帝登基。
永泰元年,刚好也是京察年。
部、院还有六科,试探着按照往届的湖弄姿态继续主持了京察,而永泰帝并没有任何干预的意思。
永泰二年,刚刚松了口气的百官们,等来一道让他们如丧考妣的旨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