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三章 “后帝国”时代(476年— ) 利用败者

热门小说推荐

如前所述,奥多亚克统治的成功,是因为保留了既有势力。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之所以长命,原因就在于他不仅原样继承了原有政策,而且执行起来更加彻底。

如果把王宫比作现代的日本首相官邸,那么,用现代话说,负责王宫内部组织的首脑就相当于日本的官房长官在狄奥多里克的整个统治过程中,这个首脑以及这个组织内部各部门的长官,都是由被征服者罗马人担任的。

意大利全境的行政首脑都由执政官担任,而执政官也一直由罗马人担任。于是,15个行省的长官都由罗马人担任,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了。当时已经允许地方自治,负责自治事务的从上到下全部是罗马人。总之,军事以外的所有领域,全部让被征服者罗马人去管理。这就是说,进入狄奥多里克统治时代以后,负责军事的日耳曼人和负责行政的罗马人并未混杂在一起,而是分离并存的。

但这既不是混合,也不是同化,其证据如下:在元首制时代的罗马帝国,罗马人士兵与日耳曼、高卢或西班牙的女子结婚并非罕见,他们之间生下的混血儿作为罗马人养育成人。但在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之下,听不到哥特人男子与罗马女子通婚的事。哥特人与罗马人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

也许这就是日耳曼人认为的“共存”。在教育后代方面,狄奥多里克的态度与狂热的天主教徒毫无二致。

要提高解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论能力,无论如何得用开发并完善了这些能力的希腊人和罗马人写的文章作为教材。但是,基督教徒中有很多人认为,孩子通过读这些异教精神产物的书籍学习有受到“污染”的危险。

但身为阿里乌斯派基督教徒的狄奥多里克并没有感到这种危险。狄奥多里克感到的危险,可能是因接触希腊罗马的书籍,日耳曼的民族精神会受到污染。他可能认为,为了规避这种污染,有必要扬“武”,因而牺牲“文”,这也是不得已之事。

狄奥多里克曾亲口说过这样的话:“很多哥特人希望被当成罗马人,却没有罗马人希望被当成哥特人。”

罗马人如今虽然成了被统治者,但他们从心底里蔑视统治者哥特人。狄奥多里克担心的是,如果哥特人子弟和罗马人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就会变得罗马化,而非日耳曼化了。

就这样,东哥特人的子弟可以不用上学了。结果不难想象,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统治者”越来越多。于是,为了不签名也能办事,狄奥多里克开始允许各用其“印”。他亲自示范,在公文上不签名只盖印,甚至让人误解他也是文盲。

可是,因为这条禁令,统治者东哥特人变得更加需要被统治者罗马人了。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离开能写文章的罗马人,哥特人什么事都办不成。历史的变化有时起因于只能付之以苦笑的无聊琐事,这里就是一例。

可见,罗马人在“蛮族统治下的和平”环境里的重要性,由于他们是败者而越发饶有兴味。卡西多里乌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