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人们把走向死亡的旅程说成是到没有日落的世界去。这意思大概是说,所谓死,就是到没有明天的世界去。腓特烈走向没有明天的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过去总对曼弗雷迪说,今后你们兄弟之间也要好好配合,今天却一整天把手放在了巴勒莫大主教贝拉尔德的手中,大主教的椅子一直靠在皇帝的病床边。
他们两人已经不必再说什么了。他们共同走过了40年的岁月。腓特烈被开除教籍,身为神职人员的贝拉尔德也随之被开除教籍。教皇震怒,收回了大主教的教区,那就收回好了。腓特烈要他去开罗的苏丹那里,他便不顾自己的基督教高级神职人员身份,去同伊斯兰教徒谈判。当腓特烈迷上他的侄女还生了孩子时,他大概也就付之一笑,遂了腓特烈之愿。从制定宪章、创建大学到与教皇交涉,为了实现腓特烈的想法,贝拉尔德总是冲锋陷阵,积极配合。他虽然出身于封建领主家庭,但却同意腓特烈从封建社会向法治国家转变的思想。我觉得,对贝拉尔德来说,在小自己17岁的腓特烈的最后日子里,他只能守在腓特烈身边而别无选择。
想起来,这真是一幅奇妙的光景。一个被开除教籍原本没有资格听忏悔、听了也没有资格宽恕的神职人员,在为另一个被开除教籍的人做临终祈祷。别人眼里的奇异在他们两人之间却一点也不奇怪。何止如此,在场的人也没有一个感到奇异。这光景就这样自然演进下去。
有位编年史作家说,当时腓特烈呼吸微弱,他对贝拉尔德说了句:“死后万事空(post mortem nihil)。”腓特烈是否真的说了这句“死后万事空”尚存疑,因为这位编年史作家那时在远离意大利南方的巴黎。我想,那位编年史作家认为腓特烈可能会这么说,于是他就这么写了。腓特烈去世时有十几个人在场。除了在遗书上第一个签字的巴勒莫大主教贝拉尔德,以及其他高官们和最后一个签字的侍医乔万尼以外,还有曼弗雷迪。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提及腓特烈的这句临终话语。而且,腓特烈本人真的就认为“死后万事空”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