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正月十六,民间百姓还在享受着灯节的最后两天快活,南京各部、寺衙门已经开衙上值。
因为很多年没进行过京察,经过了改朝换代,京官的人数又有些过多,吏部考功司的熊猫们正顶着熬了半个月的黑眼圈,继续在小黑屋里加班.
估摸着还得个几天的时间,而吏部没干完活,文官这边的京察就不能继续下去。
但武臣们操刀的三大营军改,却是马上就要顺利落地了。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这一轮改革对于文官来说是贬官或丢乌纱帽,而对于武臣们来说,则是重新划分利益蛋糕,积极性自然不一样。
而且还涉及到一个事情,那就是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靖难之役以后,大明的五军都督府里,从以洪武开国勋贵为主,变成了以骤然跃居高位的靖难勋贵为主,姜星火所提议的京营三大营改制,非常符合燕军和靖难勋贵的利益倾向。
因为这样一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大明最核心的军权,捏在自己手上。
同样的道理,这也符合朱棣的利益。
因此,在京营三大营改制开始最后一轮高层讨论,随后就要正式形成制度落地的这一天,姜星火也作为为数不多的文官之一,被邀请了过来列席讨论。
实际上,除了姜星火和半个武臣茹瑺(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有伯爵爵位)之外,其他的涉及到的文官,哪怕是兵部的两个侍郎级别的大佬,都一样只能旁听,不能说话。
今日的五军都督府会议厅挤得是满满当当,顶盔掼甲的将军们一路排到了外面。
这些将军的军阶一般都是少将,但也偶有几个中将,都是列席旁听的,没有上桌讨论的资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