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昔先皇时,后周三征我朝,我朝于淮南连连败北,唯有先皇长子李弘冀在润州、常州连获胜绩。此后,国内便有改革图强之声渐起,当时很多朝中大臣上书改立太子,先皇无法,便使皇太弟李景遂退位,改立李弘冀为太子。其时支持李弘冀的大臣中,便属礼部侍郎、判尚书省的钟谟最为得力。时唐长史仅为太常博士,于弘冀太子言,‘今太子欲救国图强,自当独竖一帜,岂有与敌酋共谋者乎?然则弘冀太子不听,唐长史遂退隐。之后发生弘冀太子刺叔案,先皇便废了李弘冀太子位,不久李弘冀便莫名其妙的死了。”
“之后,先皇又以殿中侍御史事征召唐长史,至陛下登基,唐长史累迁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唐长史亦曾举荐过张洎,故与张洎曾乃忘年交,陛下登基后张洎受恩宠之极,便逐渐与唐长史疏离,唐长史言张洎乃‘见利忘义、反复小人’,这才有陛下任命国公大人为宣州刺史后,又循唐制设刺史府长史以唐浦泽任之。”
“属下想,定是国公大人惊才绝艳,才有唐长史欣然效命。而唐长史历任两朝,官位虽不显,诸多交往却多重臣。正合补国公大人于朝中缺乏奥援之短板。”
李丛益的历史知识还细不到这个程度。便是这礼部侍郎钟谟,却被评价为“敌酋”,李丛益也不知其所以然。原来,后周攻伐南唐,南唐连败之下,便派了钟谟和孙忌出使;但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当然也得不到。钟和孙俱被扣留到汴梁。待到南唐在江北败局已定,不得不接受后周条件,完全退出江北。在此期间,钟谟和孙忌两人还企图策反后周大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失败后孙忌被杀。而钟谟则被放回南唐,用于监督南唐移交江北各州事。而钟谟则同时成为后周和南唐两朝重臣,钟谟积极支持李弘冀推行改革,以后周兵威压制反对意见,看起来短期起了效果,实际上动摇了改革的正当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