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丛益在采石耽搁了十天,等回到宣城,竟是刚好在外头晃荡了一个月。
李丛益并没有大张其鼓的进城,因为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李丛益便直接在东门渡下了船。不久崔飞虎便来汇报,说一切准备妥当。
郝涤与崔飞虎同为厢都指挥使,两人级别相同,但再往上爬,两人都缺乏高层助力,现下又没有军功可挣,就很难再往上升上去。而且,两人就算走了狗屎运,能往上再升一级,也断不可能任宁国军都指挥使。因此,两人也不存在竞争关系。
但两人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设左右厢都指挥使,而不是设军都指挥使的副将或裨将,本质上就是为了制衡。郝涤有军功,便不把崔飞虎这种将官看在眼里;崔飞虎则不以屑郝涤的为人,再加上官职所在,两人将也没有什么交往。
不过,今年以来,李丛益对宁国军下手,分别从左右厢各划走了一个营,又新设了自己的亲卫营,还在远离宣城的东门渡严加训练,便让崔飞虎和郝涤有了危机感。就怕李丛益温水煮青蛙,一个营一个营的动手,把他俩架空掉。
郝涤倒也知道崔飞虎有抱李丛益大腿的想法和动作,不过看崔飞虎的样子,似乎不大成功。
对江国公这种皇亲文臣,郝涤却是看不上的,说什么也不会去做那投效事。
这日,听说江国公被皇帝召到金陵去了,郝涤倒心里一松,暗想最好是一去不回。
心情颇为高兴,便去那宁国军衙署晃一圈,却见正堂被用栅栏围了起来,一些工匠正在里面劳作。一问,才知是军都指挥使嫌衙署破烂,雇了人要整修一下。
郝涤心下啐了一口。正堂是宁国军都指挥使办公的地方,也是宁国军将帅议事的地方,亦称帅堂,也就是说书里所称的白虎节堂,实际上是因为挂有山川地形、军力部署的地图等机密,因此不容人擅闯。但不过左右厢都指挥使的衙署是在东西厢房,亦是破败不堪,但军都指挥使要是不肯顺便给他们修,那这好事便轮不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