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牧宣州 第64章 故人相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便是你也向江南银行借了十万两银?”张洎一边拿茶蛊泡茶,一边忍不住斜眼看王蔚。

王蔚便讨好地笑道:“也不能算我借的,这是宁国石灰以公司名义借了五万两,又以宁国石灰为担保,由宁国砖瓦公司另借了五万两。”

王蔚借鉴江国公的公司制,纠集宁国县的五家大窑,成立了宁国石灰公司,自任董事长。这五家大窑也是在王蔚的威逼利诱之下加入的,起初也没人看好,不好王蔚也是在商场浸润十数年,虽然在张洎发达后,更喜欢借助张洎的威势行那强取豪夺之事,但商人的本性倒也没丢。这公司制的好处,王蔚倒也琢磨出两个味来:一是东家与经营层分离,这样诸东家成立的董事会,核心主要就是找到出色的经营人才。二是权力制衡,公司不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套,本着的原则就是用人要疑、疑人照用,因此要设立诸多部门,分离职责,互相制衡,更要在经营层面,设立多个副总经理分大掌柜权力。

因此,王蔚任这董事长,便力排众议,聘了六家大窑中规模最小、但最有效率的窑场主赵仁为总经理,又以三家大窑的子侄辈为副总经理各有分管工作,再以两个副董事长的职位安抚了余下两个窑主,总算是把宁国石灰公司勉强拧成了一股绳。

宁国石灰的大客户,就是江国公的宣州建设。江国公也没有因为此前几次龃龉而对宁国石灰有成见。不过,宣州建设一直要求宁国石灰公司降低单价,而宣州建设也并非简单压降价格,实是对各项成本进行精算,再反过来要求宁国石灰提高单窑产量、提升取土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也正是宁国石灰公司设立后,实力大增,在粘土矿与窑场之间改建大路,从人挑改为车拉;在窑场与水阳江码头之间,更是在筹备建设马路,以更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