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中国古代智慧有“身心一体”之说,大意是说,精神不是独立于肉体之外的无形之物,和肉体是对应的。人有一个能产生思想和情绪的大脑,人类的所有复杂情感,都有与其对应的、精巧的生物学机制。
由此推论,抑郁症是一种身心疾病。它既有大脑的功能性病变,又有心理上的认知误区。人的基因奠定了生理易感性基础,再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到情绪,反馈到自身,从而表现出一系列抑郁症状。
概而言之,抑郁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表现,而不是单独的基因、神经递质和心理问题。它不是仅靠药物治疗就能够彻底治愈的。
药物治疗的有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大致厘清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原理。
简单地说,类似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心境障碍,大多与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递质有关。某些药物,可以提高或降低化学递质在中枢神经突触间隙间的浓度,从而改变患者的情绪,疾病的症状也就相应地得以缓解。各种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抗焦虑药的生产原理,大体如此。
由此可见,药物是跳过了产生情绪的外部原因,直接通过化学方法,作用于神经递质,改善大脑的功能,从而临床治愈精神疾病。
但是,正如“身心一体”之说,在精神科领域,任何一个症状背后,都有深刻的心理意义。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相当一部分患者即便通过药物治疗改善了情绪,但认知模式没有改变,心理冲突依然存在,生活中的很多困扰难以解决,就给疾病的复发埋下了隐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