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我们已经知道,治疗抑郁症必须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双管齐下。相较于药物疗法,心理疗法更加复杂,门派众多。如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暴露疗法、精神分析、系统脱敏、放松训练等等。
认知疗法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理论学派之一。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lbe
tEllis创立合理情绪疗法;此后,Aa
o
Beck于1960年又创立了认知疗法。
思维决定情绪,情绪源于想法
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深层次则是一个人的心态和信念。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思维决定情绪,情绪源于想法。即任何一种情绪,都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人所有的情绪都来源于认知和思维。情绪紧跟思维,亦步亦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当情绪消沉时,思维会被无法摆脱的消极感所笼罩。如果消极思维根深蒂固,形成条件反射,则成为惯性思维。认知、感受和行为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闭合环。
认知疗法的实质,就是学会用健康的思维方式替代不健康的思维方式。让你分清楚,你的痛苦感受哪些来自事实,哪些是由于思维误判所致。也就是说,你的感受很可能不是真实的,而是你的扭曲、不合逻辑、不切实际的思维造成的。
以上是原理层面。如果从操作层面下定义,认知治疗就是通过修正个体的认知评价和思维模式,来缓解不良情绪和行为。这是一种需要患者积极参与的干预模式,用以指导患者学会识别、监控和消除与当前刺激相关的错误想法、信念和自我解释,提供新的更具有适应性的“认知——行为”模式。最终目标是让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