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后记 免于恐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本书选择在这个时节出版,是有特别含意的。三年前的此时,我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病重而不自知。在用极大的毅力完成了最后一篇封面文章《追求效率民生》,又挣扎着为“两会”报道编了几篇小稿后,终于在2012年3月12日这一天轰然倒下,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病程。

一晃三年过去,回望当时的苦痛,恍如隔世。我曾经读过一句话,大意是说,一种病痛,其本身就包含着治愈的力量。对于精神类疾病来说,更是如此。如今,我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确认,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我已经从人生的最低谷攀升而出,重建了我的生理体系、心理体系和社会关系体系。

具体说来,大约有这几个变化吧。

(一)

首先是体能的提高。

从病愈后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体育锻炼。两年半以来,除了出差去外地,无一日间断。渐渐地,体力健旺,身体轻盈,走十几公里山路不觉得累;不怕冷,洗冷水澡一直坚持到11月中旬,即使感冒,一天就好。不久前体检,所有生化指标都处在正常值的中段。

体育锻炼的好处人尽皆知,问题在难以坚持。我的体会是,最开始要制定任务,用毅力强逼自己完成;慢慢任务变成了习惯;最后习惯变成了享受。到第三阶段,就不需要坚持了。

如今,锻炼已经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一日不动,临睡前就似有所失,一定要补上才能踏实。晚上,在公园锻炼,穿行在树的暗影中,耳边风声飕飕,身体轻盈得似乎消失,竟会有一种凭虚御风的漂浮的感觉。

(二)

其次是脑力的提升。

一般来说,精神类疾病对脑力多多少少会有些伤害,对此我已有心理准备。可是,莫名其妙地,从2014年5月,也就是我开始写作《科普抑郁症》系列8篇、接着写作《旧事新叙》系列8篇时,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写作越来越顺手,表达越来越精确,感受力越来越灵敏,联想力越来越丰富。再往后,到2014年下半年,创造力(包括摄影)呈井喷态势,两三天就会写一篇文章,体裁多种多样,质量也能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